何麗珍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中國的教育體系也在不斷地進行改制,在教學中需要不斷加入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被引入了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對歷史事件進行了解和理解,讓學生能全身心投入歷史學習中,對初中歷史教學質量起著積極的提高作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要積極思考如何把情境教學方式和歷史教學進行更加有效的融合,讓情境教學方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起到更大作用。初中歷史教師要針對歷史教材科學合理地創設情境,把需要學習的歷史知識通過情境很好地在學生面前展現出來。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境教學;創設及應用
一、 引言
教育體制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進行變革,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方式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和學生對學習的需求。
初中歷史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從人類起源到現在社會,從國內發展歷史到國外發展歷史,從古到今、從內到外的眾多重大事件需要學生理解和記憶,如果還是延續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在學生接觸日益豐富有趣的眾多信息以后很難再把注意力放到歷史學習中,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進情境教學方式就變得刻不容緩。情境教學方式可以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通過直觀的方式生動地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感官的刺激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刺激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讓學生把歷史學習當成一種愛好,從而讓學生愛學歷史。
二、 制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情境教學創造環境
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歷史教師制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拉近歷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可以增加歷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能讓學生快速地進入歷史課程學習中,能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開展主動學習模式,從而能使學生能更好地投入歷史學習中去。
三、 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對歷史進行思考
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處在發育階段,對歷史問題還不能做到全面地理解和分析,這樣就導致學生不能理解歷史的真正意義,甚至那些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都不能明確和理解歷史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就更談不上把所學的歷史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從而解決現實問題了。初中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巧設問題情境,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與解答,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點難點,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的答案找出學生學習的漏洞,將學習中所欠缺的地方作為重點在課堂上進行教授。
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為學生教授《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的時候,可以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出問題:“通過歷史教材的閱讀你是如何看待拿破侖帝國的興衰的?仔細分析拿破侖一生的功過,你是如何評價拿破侖這個人的?”歷史教師要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然后進行細致的評價,從中找出學生對這節課程知識理解得不足的地方,引導學生對拿破侖上臺、拿破侖執政期間的內外政策、拿破侖帝國的覆滅有個整體的認識,提高學生從歷史現象分析中抓住現象本質的能力。歷史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歷史問題情境,讓學生確定了解和理解這節課程的重點是拿破侖執政期間行使的內外政策,難點是全面地對拿破侖進行評價,同時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分析,對歷史人物要從人物性格、思想、功過等不同方面進行評價。
四、 利用多媒體創設歷史情境,提高學生的主觀認識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改變了傳統課堂上只有教師板書的單一的教學手段,多媒體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把歷史事件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看、聽、說多個感官對歷史知識進行理解,歷史事件存在大量的故事的趣點,讓多媒體在創設歷史教學情境的時候更具有感染力。通過多媒體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能對歷史事件有直觀的感受,讓學生有種身處歷史事件中的感觸,從而能更好地帶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感悟。
例如,在初中歷史教材中“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學習中,學生的認知是秦國的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強大起來,但是嬴政當時繼位的時候年齡較小,他是怎么從呂不韋手里奪權的呢?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小說,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走進歷史故事之中;在講授秦始皇滅燕國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電影《荊軻刺秦王》來展現當時的情景,這樣就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認知度,知道了當時的太子丹面對強大的秦國是怎么憂心忡忡而導致了滅亡;在講授秦國滅亡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之前,學生會很有疑問,為什么那么強大的秦國這么快就被人取代了呢?此時可以給大家播放“沙丘政變”的故事,讓學生在疑問之余,對于歷史知識的來龍去脈了如指掌,從而帶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歷史學習效率。
五、 利用角色扮演創設歷史情境,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初中學生依然愛玩愛動愛游戲,每個初中生在心里都會有表演的愿望,歷史教師要把初中生的這個特點和歷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去設計教學情境。歷史教師依據教學目標給出一個主體,讓學生自主去搜集相關的素材,通過大家的交流確定故事主題和故事情節,可以通過情景劇、小品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在歷史素材的搜集過程中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加深對歷史事件產生的過程的了解以及加深對歷史事件意義的理解,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過程去體會歷史人物的心理狀況,在歷史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去體會一段歷史對人們的生活的影響,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游戲環節中記住歷史知識,了解歷史事件。
例如,在學習《土地改革》這課的時候,歷史教師要明確這章課程學習的重點是土地改革,難點是土地改革中對富農的政策,建議學生可以去參考周立波的《暴風驟雨》進行故事創造,在課上表演出來。一個學生扮演郭全海,幾個學生扮演貧農等待分土地、牛羊等,一個學生扮演地主。扮演貧農的學生要先去地主家把牛羊等物資拿出來放到一起,由郭全海為大家分配。歷史教師要指引學生在故事表演中的臺詞要能體現歷史知識,例如,郭全海說:“咱們分了衣裳,又分牛馬,倒是誰整的呀?”幾個貧農共同說:“共產黨領導的,共產黨給了我們土地、牛馬,讓我們有了活著的希望。”地主要在邊上小聲地說:“我的土地、我的家產都沒了,都沒了,這日子沒法過了。”短暫的表演結束了,學生在快樂中加深了對本課學習內容的理解,通過貧農和地主的思想碰撞,讓學生能對歷史事件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通過這樣的表演,讓學生能在自主學習中擴大歷史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造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從而促使學生歷史綜合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