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茜 邵小佩



【摘要】本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為文獻來源,采用可視化軟件對近十年我國幼兒家庭與社區教育的研究文獻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幼兒家庭與社區教育的研究熱點領域包括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家庭教育指導、家庭教育實施策略、社區教育發展和社區資源。未來應當加大社區教育研究力度,鼓勵多元主體參與研究,加強家庭、幼兒園、社區合作研究。
【關鍵詞】幼兒;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熱點領域;趨勢展望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21)04-0029-04
家庭與社區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補充與拓展,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近十年我國幼兒家庭與社區教育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與分析,以期為促進我國家庭與社區教育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研究設計
(一)文獻來源
本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為文獻來源,以“幼兒”“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等為主題詞,對2010至2020年的文獻進行高級檢索,在剔除會議通告、工作報告等文獻后,共獲得有效文獻767篇。其中,家庭教育研究文獻727篇,社區教育研究文獻40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收集到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分析,以知識圖譜的方式闡述近十年我國幼兒家庭與社區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及趨勢展望。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高頻、高中心度關鍵詞
關鍵詞是對研究內容高度概括的詞匯,關鍵詞共現圖譜能幫助人們分析某一領域的研究熱點。〔1〕關鍵詞共現圖譜中的一個節點代表一個關鍵詞,節點的大小與關鍵詞出現的頻率呈正比。此外,關鍵詞的中心度越高,關鍵詞在研究領域的影響力越大。已有研究表明,中心度大于0.1的關鍵詞更有可能成為研究熱點。〔2〕
由圖1和表1可知,在我國幼兒家庭教育研究中,“幼兒”“幼兒教育”“幼兒園教育”“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家園合作”等關鍵詞的頻次和中心度較高。由圖2和表2可知,在我國幼兒社區教育研究中,“學前教育”“社區”“對策”“教育資源”“城市社區”等關鍵詞的頻次和中心度較高。
(二)研究熱點領域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家庭與社區教育研究文獻的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得到家庭與社區教育研究關鍵詞聚類圖譜(見圖3、圖4)。圖中聚類編號越小,意味著該聚類中高頻關鍵詞的數量越多。
1.我國幼兒家庭教育研究熱點領域
由圖3可知,我國幼兒家庭教育研究關鍵詞共形成了6個聚類,分別是#0家庭教育、#1幼兒園教育、#2幼兒園、#3幼兒、#4親子閱讀、#5應對策略。本研究結合聚類中文獻的內容分析,將聚類標簽整理、歸納后發現,我國幼兒家庭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包括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家庭教育指導和家庭教育實施策略。
(1)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觀念、教育環境等方面。在教育內容上,有研究者指出部分家長重文本知識,輕能力培養,忽視幼兒的全面發展。〔3〕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長缺乏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幼兒過于溺愛或過于嚴苛。〔4〕在教育觀念上,部分家長教育觀念滯后,給予幼兒過高期望或放任不管。〔5〕在教育環境上,部分家庭缺失良好的教育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健康成長。〔6〕對此,有學者提出家長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7〕此外,有學者對農村幼兒家庭教育進行了研究。顧愛琴指出部分農村幼兒家長存在自身文化素質低、教育能力不足等問題。楊大偉指出,農村家長因生產任務繁重缺少教育時間,家長的教育行為具有偶然性和被動性。〔8〕改善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政府應當加強引導,搭建外部支持系統,同時幼兒園也應當承擔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導責任。
(2)家庭教育指導
要提高幼兒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必須對幼兒家長進行科學的指導。對我國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模式。郭媛媛對南京市某幼兒園的實踐調查發現,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模式多樣,包括家庭訪問、親子活動、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專題講座等。〔9〕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出現了幼兒園網站、班級 QQ 群、微信公眾號等新形式,豐富了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模式。二是家庭教育指導需求。有學者指出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內容、頻率等與家長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幼兒園在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時通常以集體指導為主,較少使用個別指導,且指導內容大多強調健康保健知識,較少涉及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等。〔10〕三是農村地區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王麗提出當地高校與農村幼兒園共同指導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同時也應當根據地方特色,靈活采用多種家庭教育指導方式。〔11〕
(3)家庭教育實施策略
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科學的教育策略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已有研究分析了在家庭中培養幼兒規則意識、行為習慣、創造性、語言能力和閱讀習慣等的途徑。張蓓蓓認為制訂有針對性的家庭規則,并讓幼兒對規則進行理解記憶,能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12〕劉艷指出幼兒園和家庭是幼兒成長的重要場所,通過家園合作形成積極、正向的教育合力,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朱海娟提出父親的男性特質對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當增強父親積極參與教養的意識,通過父親的引導增加幼兒參與創造性活動的機會。〔13〕3~6歲是幼兒完整的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在日常活動中積極表達,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陳元芬闡述了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策略,指出父母應當通過巧妙的設計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14〕
2.我國幼兒社區教育研究熱點領域
由圖4可知,我國幼兒社區教育研究關鍵詞共形成4個聚類,分別是#0有效策略、#1城市社區、#2發展現狀、#3社區。本研究對聚類中的文獻進行具體分析后發現,我國幼兒社區教育研究熱點領域包括社區教育發展和社區資源。
第一,社區教育發展。有研究者指出人們對社區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社區教育發展存在資金投入少、發展不平衡、社區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15〕為了加快社區教育的發展,相關部門應當增加對社區教育的財政投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探索家庭、幼兒園、社區資源共享的途徑。此外,學者還探討了利用高校資源發展社區教育的途徑。第二,社區資源。張莉對教師利用社區資源開展教育活動的相關調查發現,教師的安全顧慮、活動的費時費力、經費和支持的相對缺乏等限制了幼兒園教師對社區資源的利用。〔16〕姜珊珊基于生態學理論,從家庭、幼兒園和社區三方面探索了社區資源整合的途徑。〔17〕
三、我國幼兒家庭與社區教育研究的趨勢展望
(一)加大社區教育研究力度
2010年以來,在《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 年)》等文件的指引下,幼兒家庭教育研究已得到更多研究者的關注。然而,我國社區教育起步較晚,與家庭教育研究成果相比,社區教育研究文獻數量較少,未來應當加大對幼兒社區教育的研究力度。
(二)鼓勵多元主體參與研究
師范院校是家庭與社區教育研究的主體,幼兒園一線教師與教育機構較少參與家庭與社區教育研究,且作者間未形成系統的關系網絡。未來研究應當鼓勵多元主體參與家庭與社區教育研究,擴大研究主體范圍,加強高校之間、高校教師與幼兒園一線教師之間的合作。
(三)加強家庭、幼兒園、社區合作研究
家庭、社區和幼兒園是幼兒直接參與并獲得體驗的微觀系統,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18〕2010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幼兒園要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2016年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在描述家園共育內容時,強調幼兒園應當成立家長委員會及建立家長開放日制度。〔19〕可見,家庭、幼兒園與社區協同共育在政策層面越來越得到重視。家庭、幼兒園、社區三者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是幼兒教育的發展方向,未來應當加強家庭、幼兒園、社區三方協同共育研究。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主要采用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和實證研究較少使用。我國地域廣闊,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也具有較大差異性,采用調查和訪談等實證研究法,能增強研究的針對性,提高研究的價值,更好地促進家庭與社區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勇,顧鑫城,張紫荊.國外中小學教育研究的特征與熱點探析:基于《外國中小學教育》期刊的文獻計量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11):52-59.
〔2〕閔蘭斌,岳莉.我國幼兒園語言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當代教育與文化,2020,(4):21-93.
〔3〕張麗莉.幼兒家庭教育的現狀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6,(20):87.
〔4〕〔5〕謝龍華.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194-197.
〔6〕林婷.家庭教育方式影響兒童品德行為的歸因及疏解〔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9,(4):75-78.
〔7〕蘭英.中小城市學前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6.
〔8〕楊大偉.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的問題及對策分析:基于生態系統的視角〔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5,(6):87-90.
〔9〕郭媛媛.幼兒園家長教育實踐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10〕楊麗.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11〕王麗.論農村地區幼兒家庭教育指導〔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5):117-121.
〔12〕張蓓蓓,仝夢冉.家庭教育中幼兒規則養成問題及策略的個案研究〔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6,(8):85-87.
〔13〕朱海娟.幼兒創造力培養過程中父親參與的價值及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14〕陳元芬.早期家庭教育中幼兒語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培養〔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4.
〔15〕王文琪,盧清.我國社區幼兒園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4):95-96.
〔16〕張莉,黃乾玉.利用社區資源開展民族文化教育:以對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調查為例〔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4,634(10):46-49.
〔17〕姜珊珊.生態學理論視角下社區學前教育資源融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18):31-32.
〔18〕楊雄,劉程.關于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合作的思考〔J〕.社會科學,2013,(1):92-101.
〔19〕孔露,張斌.改革開放四十年家園合作共育政策的回顧與反思〔J〕.教師教育學報,2019,(6):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