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梅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教師不再主導課堂,開始注重學生的主體感受。高中地理雖屬于文科課程,但是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極高,而且很多知識比較抽象,不容易被理解,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形象、生動地講授出來,情境教學則可以很好地實現這一教學目的。對此,教師可就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情境探究;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7-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49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起著絕對優勢的地位,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結合學科特點,讓學生在趣味的情境探究中學習地理,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課堂效果,但是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廣受追捧,卻仍然存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所以,如果教師想要有效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就要結合課程特點,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能力,讓學生可以很好地在設計好的情境中探尋地理知識的奧秘。
一、情境探究教學的發展現狀及發展必要性
(一)情境探究教學
地理教師在進行地理課程教學時,一定要明白地理情境探究教學法的含義,只有充分認識了地理情境探究教學,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應用。所謂的情境探究教學方法,就是將學生代入到與所學知識相關的情境中去,讓學生在情境探究中學習相關知識,其中教師在創設相關情境時要注意目的性、生動性、情緒化等特點的融入,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讓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激發和提高。另外,情境探究教學方法十分注重學生相關情感的激發,讓學生在愉快探究中學習,它的重點任務就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創造,能夠對抽象知識進行想象。這需要教師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完善情境教學法,努力為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情境探究教學的發展現狀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理念中的主導者思想,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這可以更好地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展現。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的,新課程改革提出明文規定,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倡導將情境探究教學融入地理教學。相對來說,我國提出情境探究教學的時間是較早的,我國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先生在1978年首次提出與情境探究教學相關的思想,這種教學方法是李吉林先生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和現實情況總結出來的,所以這種教學方法最初被使用在語文課堂中。但是在后續的發展中,教育工作者開始將這種方法與其他課程結合起來。近些年來,地理學科的情境探究教學也大量被引用。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很多地理教師不能很好地運用這種教學方法,使得理論要求與實際應用存在著一定的偏差,這是因為很多地理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忽略了生動性、情感性和目的性,使得創設出來的情境過于華麗,進而脫離實際,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
(三)情境探究教學的發展必要性
地理學科是在初中階段才出現的,在初高中時,地理學科更多的是被作為一門文科課程來進行學習的,但是地理學科所涉及的知識面較為廣闊,其中的一些理論知識都蘊含著理科概念,并且在大學教育階段地理的學習是要與高等數學等理科課程相結合的,這也就間接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無法理解這種抽象的知識。因此,在進行地理教學時,教師需要將多種教學方法融合起來,從而找到地理教學效果最優的方法。情境探究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一些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在情境探究中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這種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抽象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自信,增添學習動力,因此從這一特點來看,情境探究是最適合地理教學的教學方法。
二、情境探究教學的分類
地理教師在進行情境探究教學時,首先要學會如何創設地理學習情境。高中階段的地理屬于文科課程,很多教師在進行文科課程教學時,通常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填鴨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對相關知識進行覆蓋式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學生為了提高該學科的學習成績,只能死記硬背,強化記憶力,但是卻無法將相關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針對于此問題,教師需要通過一定的情境創設來改變學習現狀,在創設背景時,教師一般會采用多媒體,實踐活動和課堂提問這三種方式,通過這三種方式可以將情境探究教學分為三種,即生活情境探究法、多媒體情境探究法和實踐情境探究法。這三種情境探究方法所強調的重點是不一樣的,生活探究強調的是學生興趣的培養,多媒體探究強調的是學生的理解,而實踐活動探究強調的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這三種方法雖然強調的重點不同,但是都是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主,以下我們將會對各個教學方法進行應用探究。
三、地理情境探究方法的應用
(一)生活情境探究法
生活情境探究方法所強調的重點是對于學生的提問,通過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利用生活情境探究法進行地理教學時,地理教師要創設出與所學知識相關的生活情境,并提出相關的生活化問題,在創設生活化情境時,教師要注意控制好難度,針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把握程度來提出問題,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符合生活經驗,不可以脫離生活。相對于理論知識問題來說,生活化的問題可以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在結合生活經驗解決問題時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考能力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課堂效果也會得到很好的提升,這種情境探究方法也是現代情境教學方法中最常見且最實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生活情境探究法的現實應用中,我們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為例,地理教師在講解第一章第二節和第三節的內容即有關于地球公轉和自轉運動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其中所蘊含的生活化問題提出來,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這兩節課中與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知識就是四季的變化和晝夜的交替,地理教師可以將這些問題創設出來,讓學生結合生活現象和所學習的知識來解釋這些生活現象并學習教材中相關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了解生活現象所發生的原因,還可以讓學生正確把握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思考能力。
(二)多媒體情境探究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并且相關的教育設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是每個課堂都會用到的教學設備,并且已經廣泛應用到了各級學校中。相對于傳統的板書和教材來說,多媒體的特點就是可以將書本中的文字以圖片和音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進行直接觀察,這種展現方式可以很好地避免傳統地理教學中枯燥無味,死板的問題。并且,多媒體以其獨有的特點,可以讓情境創設更加生動形象,這對于十分抽象的地理知識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改變,通過多媒體創設出來的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為例,教師在講解第一章第二節即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相關內容時,可以用多媒體將一些有關于地球公轉的視頻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觀察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時的運動軌跡和運動方式,教師還可以將一些由公轉引起的現象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感嘆地理的同時,去思考這些現象發生的原因,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整個地球公轉的過程,這對于學生理解地球公轉的知識有很大幫助,并且一些地理現象的展示可以讓學生產生更大的探究興趣,這讓接下來的知識講解和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容易和順暢。
(三)實踐情境探究法
在應用實踐情境探究法時,教師要注意到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聯系。其中,實踐情境探究法包含著很多的形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自然中感受地理環境,也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利用相關的實驗器具進行實驗活動,實踐情境探究法的重點就是讓學生正確地將理論應用到實際操作中,讓學生在觀察和操作中感受地理的魅力。教師在講解完相關的地理內容后,可以發動學生進行辯論賽,讓學生圍繞相關的地理知識問題展開討論,并依據自身的觀點結成隊伍。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驗器具,讓學生以動手操作的形式來展示自己所秉持的觀點。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境表演,比如,讓學生扮演八大行星和太陽,并且讓學生編寫符合地理相關知識的劇本,讓學生在表演的同時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其他學生也可以實現知識的再理解,加深對于相關知識的印象。另外還有一種最直接的方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戶外感受地理,在講解地形地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室外,讓學生在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時,開闊自身的眼界,學習知識。除此之外,地理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行一些有關于地理的動手小實驗,充分利用實驗器具,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同時鞏固所學知識。
四、結語
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相對來說較為抽象,很多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困難,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充分利用好情境探究式教學,讓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容易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但是這種方法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在不斷的實踐中去克服,教師也要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在進行情境探究教學時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做好情境教學設計,努力為學生打造出一個有趣味有意義的教學情境,在促進學生學習的同時,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陳秀盆.基于情境教學的地理實踐力培養策略探討[J].名師在線,2020(6).
[2]申夢園,李瑩瑩,劉玉振.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8).
[3]王文榮.情境體驗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5(12).
[4]鄭欣進,周玉琴.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