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錄琴
【摘 要】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寄宿生在學校寄宿生活中,會出現各種“不適”癥狀,諸如,寢室內務一片混亂——“遍地狼藉”,安全意識一片空白——“險象環生”,生活技能一塌糊涂——“哭聲一片”……鑒于此,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寢室管理教師必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本文將聚焦“常規習慣培養、德育安全教育以及生活技能訓練”三個方面,例談一些農村小學低年級女生寄宿管理策略。
【關鍵詞】寄宿生;管理策略;有效評價;寢室文化;勞動競賽
稚嫩的小手,柔弱的肩膀,床鋪需要父母收拾,書包需要父母整理,拖把從不碰,抹布從不摸,喜歡睡懶覺,沒有爸爸的再三催促、沒有媽媽的河東獅吼、始終不起床,吃飯磨磨唧唧,刷牙敷衍了事……這一切,似乎是七八歲女孩在家中的“常態”。但是,也有這樣一些七八歲的女孩,她們用自己稚嫩的雙手收拾床鋪、整理書包、拖地、擦桌子,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安全的責任——她們從不睡懶覺,鬧鐘一響,自覺起床,洗漱打扮,整理宿舍,收拾學具,樣樣在行。她們,就是以校為家的農村寄宿學校的低年級女生。
因為自己家離學校比較遠,每天上下學路途遙遠,所以一些農村低年級女生選擇了在學校寄宿,選擇了與同齡孩子不一樣的集體生活。盡管囿于政策的強力推進、條件的大力改善、眾多因子的齊抓共管,寄宿環境日新月異,但是,對于只有七八歲的小學低年級女生而言,因為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識以及缺乏良好的生活技能等,所以當她們“初來乍到”時,難免會對學校寄宿生活,表現出各種“不適”癥狀,諸如,寢室內務一片混亂——“遍地狼藉”,安全意識一片空白——“險象環生”,生活技能一塌糊涂——“哭聲一片”……不過,經過農村寄宿制學校寢室管理教師的短短幾周的科學管理之后,這些“不適”癥狀就會逐漸“消失殆盡”,就會變成“洗漱打扮、樣樣在行”的優秀的農村寄宿制女生。那么,如何由費時低效到節時高效、由無序管理到高效管理、由陳舊機械到創新人文,打造科學、高效、和諧的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新時空呢?下面筆者將從“實施有效評價、營造寢室文化和開展勞動競賽”三個方面,詳細論述農村小學低年級女寄宿生管理策略。
一、實施有效評價:促常規習慣養成
早上起床之后,在匆忙中,襪子找不到了、衣服穿反了、洗漱用具拿錯了、床鋪沒有時間整理了,刷牙三五下了事,洗臉三兩把結束……農村小學低年級女寄宿生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在晚上睡覺時,把襪子脫下來之后,整齊地放置在一個固定的位置,那么,在早晨起床時就不可能出現找不到襪子的問題;如果在上床睡覺時,把脫下來的衣服,有次序整齊疊放在相對固定的位置,那么,在早晨起床之后,也就不會出現把衣服穿反的問題,如果在晚上洗漱時,將自己的洗漱用具放在固定的位置,那么,在早晨起床時就不可能出現洗漱用具拿錯的問題;如果在早上起床時,能夠按時按刻,那么,在早上起床之后,就不會出現沒有時間整理床鋪的問題,如果……
但是,這一切,都只是“如果”。對于農村小學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生寢室管理教師而言,為了將這些“如果”變成“結果”,就必須要從培養女寄宿生各種良好的常規習慣入手。一旦農村低年級女寄宿生養成了一絲不茍整理自己內務的習慣,那么,她們早晨起床時就不會再那么匆忙、不會再那么混亂……而實施有效的評價,正是培養農村低年級女寄宿生各種良好的常規習慣的一種有效途徑。
比如說,為了培養農村小學女寄宿生各種良好的習慣,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生宿舍管理員要在依據學校寢室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結合農村寄宿小學低年級女生的特點,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采取一些科學有效的評價策略,讓低年級女生因寄宿而光榮,熱愛學校,喜歡學習。在制定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寄宿生評價體系時,教師要從“飲食起居、灑掃應對”等各個方面入手。而在評價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寄宿生具體表現方面,寢室管理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如,“寢室之星”評選活動,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評價策略。首先,寢室管理教師要讓每一位低年級女寄宿生明確“寢室之星”評選標準:其一,每晚睡覺之前,能夠自覺洗臉、刷牙、洗腳;其二,能夠將自己的衣物疊放整齊;其三,早上能夠按時起床,起床之后,能夠迅速穿好衣服;其四,起床之后,能夠將被子疊放整齊、床鋪收拾干凈;其五,早晨起床之后,能夠認真刷牙、洗臉等。有了明確的評價標準,農村小學低年級女寄宿生就會朝著這個方向不懈努力。
大量實踐一再證明,通過實施有效的評價,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寄宿生的各種常規習慣,就會朝著一定的方向良性發展。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整個管理系統就會活躍起來,師生都輕松愉快,管理工作因井井有條而事半功倍。
二、營造寢室文化:促德育安全教育
《英國兒童宣言》中有這樣一條:“安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條宣言,同樣適用于中國兒童。安全無小事。對于農村寄宿制學校的低年級女寄宿生管理教師而言,確保每一位女寄宿生的人生安全,是寢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歸因于農村低年級女寄宿生認知水平低、自我管理能力弱、安全防范意識差,所以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譬如,飲食安全、用水安全、用電安全等。正因為如此,德育安全教育,也就成為了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寄宿生管理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農村低年級女寄宿生寢室管理教師,究竟應該如何促進德育安全教育呢?學生年齡小,“疾風驟雨”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和風細雨”式的教育更適合她們。良好的寢室文化,正是“和風細雨”式促進德育安全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
而寢室文化的打造,最好是既有管理老師的整體構想設計,也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參與,會讓學生有主人翁的感覺。如,在電源插座旁邊,寢室管理教師可以讓女寄宿生創作一些漫畫作品,漫畫作品中可以呈現一些安全用電知識。“我最討厭濕漉漉的小手了,誰要用濕漉漉的小手‘碰我,我就會‘電他。”“我是帶刺的玫瑰,你可要小心呀!”又如,在寢室飲水機旁邊,同樣,也有一些學生自主創造的宣傳畫和宣傳語。“我是‘開水寶寶,我‘熱情似火。”“我是滾燙的小水滴,小心燙著你喲!”……
生動有趣的漫畫提示,在每個恰當的位置上護導著這些小朋友。這些動漫宣傳畫,不僅使得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寢室的環境變得更加溫馨,文化變得更加濃厚,還使得德育安全教育的內容“和風細雨”式地滲透到了學生的心靈深處。
當然,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低年級女生的教師除了通過張貼一些學生自創的宣傳畫,營造良好的寢室文化之外,還可以通過制定細致入微、科學合理的寢室管理制度、寢室奮斗目標以及寢室室標、寢室室歌等途徑,營造美好和諧的、富有德育內涵的寢室文化。如此一來,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寢室管理教師就可以借助于濃厚的、良好的寢室文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開展德育安全教育。
三、開展勞動競賽:促生活技能訓練
隨著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落地實施,勞動技術教育越來越受到大中小學教師以及學生的高度重視。小學勞動技術教育,不但要普及基本勞動知識,更要注重提升勞動技能。在提升小學生的勞動技能時,教師通常會采取以賽促練的形式。相比于單純的訓練而言,以賽促練的形式,能夠更進一步地調動小學生參與勞動技能訓練活動的積極性,在提升勞動技能訓練活動的實效性上效果更佳。因此,而今,多姿多彩的勞動技能大賽,在小學校園里“爭奇斗艷”。
鑒于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寄宿生缺乏生活技能的現狀,寢室管理教師可以本著提升小學低年級女寄宿生生活技能之目的,開展一系列的勞動技能大賽。
比如說,因為大部分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寄宿生不會整理自己的內務,那么,寢室管理教師就可以開展一些內務整理勞動技能大賽。諸如,“整理床鋪勞動技能大賽”“疊被子勞動技能大賽”“洗襪子勞動技能大賽”“洗毛巾勞動技能大賽”“收拾衣物勞動技能大賽”“釘紐扣勞動技能大賽”“拖地勞動技能大賽”“擦桌子勞動技能大賽”等。從低年級女寄宿生的角度來看,為了參加這些勞動技能比賽,以及能夠在勞動技能大賽中取得驕人的成績,她們就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大量的練習。培訓、練習、比賽、提高,就是提升低年級寄宿生生活技能的一條基本途徑。
當然,為了更好地發揮勞動技能大賽在提升農村寄宿制學校女寄宿生生活技能方面的作用,寢室管理教師一定要本著務實、有趣、有序、有效的原則,高質量、高標準地開展勞動技能大賽。無論是從評分標準,還是從評分過程方面,都要進行細化,都要將提升農村寄宿制學校女寄宿生的生活技能作為最根本的目的。
總而言之,從多年從事農村寄宿制學校低年級女寢室管理工作的實踐中,筆者發現通過實施有效評價,低年級寄宿生的常規習慣會逐漸向好;通過營造宿舍文化,低年級寄宿生逐漸增強了安全意識;通過開展勞動技能大賽,低年級寄宿生的勞動技能會逐漸提升。以良好的常規習慣為保障,以良好的安全意識為支持,以良好的勞動技能為推手,農村小學寄宿制學校的低年級女寄宿生就會逐步擺脫寄宿生活中的各種“不適”癥狀,她們會比較順利地適應寄宿制學校的生活,在溫暖的集體生活中自立自強、友愛互助、全面健康發展,從爸媽的“嬌寶寶”變成生活的小主人。
【參考文獻】
[1]王梅.農村小學寄宿生管理策略[J].收藏界:名師探索,2018(8):74.
[2]寧世坤.淺析農村中小學寄宿生安全教育現狀與管理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11-12.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一般課題《農村小學低年級女生寄宿管理策略的實踐探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28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