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貞峰
摘 要: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尋求創新,從而有效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做一探討,從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學習興趣;教學質量
剛步入初中,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了興趣。但是在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有的學生就會感覺到,數學學科相對比較無聊,許多知識難以學懂,從而逐漸降低學習興趣,甚至有些學生會放棄學習數學。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參與數學學習,就需要學生擁有學習的動力和意愿。因此,數學教師不可粗暴地要求學生參與學習,而應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從心理上接納數學課程,這樣才能更加積極自主地投入數學知識學習中。
一、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合作學習就是很有效果的一種。在教學過程中,組織一系列合作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這種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更可以使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相關知識。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趣味數學競賽,而比賽規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制定,為確保比賽的公平性,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當然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需要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將難以直觀體現的數學知識以直觀的形式展示出來。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刺激學生感官,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而這些信息的搜集、整理和運用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在組織的過程中多鼓勵、多表揚學生的表現,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初中學生已逐漸進入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學生在這一階段較敏感。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鼓勵,積極引導讓學生喜歡數學學習。
二、以學生為主體,實現教學民主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積極自主地參與數學學習。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只有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才能有所提高,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討有效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方法。數學學習需要教師與學生兩者之間的信息傳遞和雙向交流。首先,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創設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積極性的環境,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其次,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和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積極與學生交流互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加信賴老師。最后,教師還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應認真對待,讓學生敢于提問,大膽發言,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優化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的魅力,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數學教師在優化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此過程中切實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作用。比如,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基于教材,融入一些新鮮有趣的教學元素,既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得以進步和發展。其次,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以豐富的數學知識為基礎。在實際生活中要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同樣也需要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掌握聯想法、圖像記憶法,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當學生擁有濃厚的興趣,真正喜歡數學學習時就能發現數學學習的魅力,從而更好地集中學生注意力。最后,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密切的聯系,生活因為數學變得更加便捷。因此,數學教師要轉變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策略和傳統的數學教學思想,將新的教學元素融入教學中,讓整個課堂更加活躍。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探究學習方法,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需求,讓學生在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綜上所述,興趣是學生得以自主、持續不斷學習的重要源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所能運用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數學學習,最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陳朝云.新課標下關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1(1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