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蘊壁
【摘 要】初中時期的語文學科教學是在小學時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過后到高中語文的深度學習探討之間的一個過渡時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把握好初中時期的語文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其中,閱讀能力在眾多語文素養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為閱讀內容在語文考試考查類型中占比較重,要求同學們掌握的范圍較廣;另一方面就是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在語文學科中有廣泛的、深遠的應用,在其他各個學科的學習探討過程中間也都需要閱讀能力的支持??紤]到當代初中生們普遍不是很理想的語文閱讀能力,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總結得出一些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希望對相關從業者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在當今時代,隨著新課改的逐步發展和推行,學生們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受到了空前的關注。在這樣一個大的趨勢下,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也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與關注,相關的討論和研究也逐漸被提上日程。目前初中生們的語文閱讀能力卻相當不容樂觀。受到當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影響,初中生們開始逐漸向高中生乃至大學生們靠攏,理工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而語文學科的學習則沒有受到其應當受到的重視與關注。這種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因為同學們只有在完善了自身的人文素養,使自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之后,才有成才的可能性以及成才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初中語文教師更應該努力研究,繼續深入探尋能夠提升初中生們閱讀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把握課內閱讀,初步掌握方法
一提到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可能大家腦海中閃現的都會是關于名著或者其他的課外讀物中理解能力與感知能力的衡量。但是恰恰相反,課內閱讀才是培養語文閱讀能力的基礎。作為初中生們學習到語文各項知識的直接傳輸介質,語文教材,都是經過專家評審一一審核通過的文章才會錄用到語文教材當中。因此,語文教材中所收錄的文章與其他類型的讀物都是非常高水平高質量的,非常有助于初中生的課內閱讀能力的培養、鍛煉和提升的文學作品。在這種情況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初中生們初步掌握課內閱讀的方法,對課內閱讀有一定的把控和掌握能力。
比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學期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這一篇文章相關知識的學習時,因為魯迅是我國當代一位非常偉大的文學家,初中語文教師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這一過程中,必定是對魯迅先生非常了解的。此時,初中語文教師就要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初中生們進行一系列的講授。首先,可以從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課堂的回顧進行整體剖析。魯迅先生在描寫藤野先生當時給他上課的場景時,運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首先這就突出了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感激之情,否則的話他不會記住藤野先生的這么多的細節,并在幾十年后將其編輯出版。初中語文教師除了像上文這樣,通過細節描寫和其他各種描寫手法,對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的感情進行分析之外,還可以額外仔細的介紹一下,關于各種寫作手法的特點以及各種寫作手法的效果如何。比如比喻的寫作手法,主要就是將一個事物比喻成另外一個我們熟知的事物,這樣一來可以達到生動形象的把陌生的事物描寫出來的效果。與此同時,排比等句式可以通過工整的對仗和嚴格的韻律,對氣氛進行一個極致的烘托。諸如此類的寫作手法,以及它們的特點和作用還有很多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某一篇文章,將其中的一個或某個寫作手法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講解,以至于初中生們在以后的閱讀中遇到這種寫作手法的時候,就可以條件反射的想到它的特點和作用,這對初中生們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有非常顯著的效果的。除此之外,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引導同學們感同身受的對藤野先生進行整體把握。因為同學們現在就處于要聽老師上課的階段,魯迅先生描寫的上課的內容非常能引起學生們的共鳴。通過這一共鳴,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將自己帶入到那個時代的主人公當中,感受藤野先生對主人公的教導和嚴格要求以及深厚的師恩。
二、課外閱讀積累,養成閱讀習慣
初中語文教師在通過課內閱讀引導初中生們初步的掌握了培養和鍛煉閱讀能力的方法之后,可以選擇性的推薦初中生們進行一系列的課外閱讀積累。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可以結合起來。一方面,當某一個作者在課內閱讀中有過文章,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推薦同學們去對這位作者其他的作品進行課外閱讀探究。與此同時還能擴展語文基礎知識,擴展視野。另外一方面,初中生們通過課內閱讀初步培養鍛煉和掌握的閱讀方法,剛好可以用于課外閱讀的實踐當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初中生們通過課內閱讀初步掌握的閱讀方法,如果可以如魚得水的應用于課外閱讀的話,就說明這個閱讀方法是正確且有效的。
比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篇課文相關內容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對朱自清先生其他的作品進行獨立的閱讀和獨立的思考??梢钥紤]要求初中生們對朱自清先生其他的作品仔細閱讀之后,寫成讀書筆記或者讀后感進行上交,以供初中語文教師批閱。初中語文教師在批閱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同學們理解能力的培養程度,以及課堂上所講的培養和鍛煉同學們語文閱讀能力這一知識點的各個同學的掌握情況。而且同一個作者的作品,在課內被講授過之后,同學們去閱讀這同一個作者的其他作品時,一方面可以感知到這個作者整體的寫作,文章的風格和個人特征是怎樣的,主要偏好于寫哪一方面的文章,寫人還是敘事。另一方面,如果作者兩篇文章風格比較迥異的話,也可以讓初中生們意識到每一個作家作品的多樣性,以及主人公身處不同的環境而生發出的不同的感想。就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與教材內部,課堂當中講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兩個風格相差不多但是內容非常迥異的兩篇文章。但是面對相差甚遠的兩篇文章,同學們依舊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將課內閱讀學到的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應用到課外閱讀的讀物當中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課內閱讀中學到的語文閱讀能力在課外閱讀中可以運用的十分融洽而輕松的話,就說明相應的課內閱讀同學們的掌握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相反,如果課內閱讀鍛煉的能力和技巧,不能很好的應用于課外閱讀的話,則說明同學們有相應的閱讀能力上的漏洞。此時也是一個非常及時的警告,讓相關同學們盡快回到課內閱讀中去感知自己閱讀能力哪里還有缺陷,盡快查漏補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
三、培養自主意識,習慣閱讀生活
當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內閱讀的環境中對初中生們進行初步的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之后,如果初中生們成功的將自己初步掌握的語文閱讀方法應用于課外閱讀中,并且如魚得水,非常順手的話,就說明教師在課內閱讀中傳授的語文閱讀方法已經被初中生們理解接受和掌握了。除此之外就是強調對初中生們自主意識的培養,以及初中生們有意識的主動積極的去別處進行自己閱讀能力的實踐。與此同時,有意識的對其進行培養和提升。此時的閱讀內容就不僅僅包含課內教材中的文章和課外的相關閱讀讀物了,電影、電視劇,乃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為初中生們培養和鍛煉自己閱讀能力乃至提升閱讀技巧的渠道之一。只要留心,生活中處處皆語文,處處皆學問,都是值得初中生們仔細品鑒,慢慢閱讀,悟出真理的。
比如,在進行八年級下學期的總復習的時候,初中語文教師不要將眼光拘泥于課本上的幾篇閱讀,或者與課本上相同作者的其他作品的閱讀。這應當是平時授課以及課后作業中的內容。到復習的時候,應該鍛煉的是同學們宏觀掌握的語文閱讀能力,以及越來越細膩的語文閱讀技巧與感知能力。這對初中生們的要求就更高了。此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獨辟蹊徑,讓初中生們拋棄書本去看一些高質量的電影,或者電視劇、話劇、歌劇,乃至于直接去生活中觀察生活情景。最好是要初中生們在觀察完之后,立刻就寫成一篇讀后感或者觀后感,及時的對自己閱讀到的各種知識內容也好,文章讀物也好,生活情境也好,進行反饋。及時的反饋有助于初中生們及時的對自己閱讀能力進行查漏補缺。久而久之,初中生們就會自覺主動的去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閱讀,讀人讀事,讀書觀影,都對初中生們的閱讀能力有培養鍛煉和實踐的作用。這些閱讀活動在初中生們復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給他們帶來放松的喜悅,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實踐鍛煉和查漏補缺。一方面這是對初中生們復習的一個良性催化劑,讓初中生們復習得輕松且高效,這樣就很容易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在閱讀內容取得一個很高的分數。除此之外,還能有意識的對初中生整體的語文閱讀宏觀把控能力進行一個全面的提升,這對初中生們之后的語文閱讀能力的拔高培養也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
總而言之,當今時代的社會主流群體,對于初中生們語文各項能力的期待和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初中生們對于語文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尤其是閱讀能力,遠遠沒有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在這種艱難的情境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排除萬難,歷盡艱辛努力探尋能夠有效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知識技巧和策略,并將其應用于初中語文的教學實踐當中。通過一系列策略的實施與推行,初中生們的語文閱讀能力會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與此同時,閱讀能力提升之后的初中生們在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遇見的問題和不理解的情況也會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雋國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81:39-40.
[2]楊曉花.關于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探討[J].家長(上旬刊),2020,9:130-131.
[3]郭春曦.初中語文閱讀體驗式教學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0,8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