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麗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國教育水平逐步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改革逐步成為小學教育的重點關注內容。數學應用題具有綜合性、開放性等多種特點,教學難度較高。想要提升應用題教學的實際效果,必須明確小學數學教學中現存的問題,積極改進教學方式,制訂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在應用題教學中充分落實這些解決方案,才能達成最終目的。
關鍵詞:高效課堂;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數學屬于抽象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問題探究能力以及推理分析能力有較高要求。且數學學習難度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應用題教學。應用題是一種開放型數學題,一道題中可能蘊含一個數學知識點,也可能同時蘊含多個數學知識點,靈活性較強,學習難度較大,學生難以順利掌握所學數學知識,甚至會因為無法解決應用題對數學學習產生逆反心理,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1]。再者,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態度端正,但因為跟不上教師的思路,所以在解答數學應用題方面,存在極大的困難,繼而影響數學學習效果。
一、將問題與生活聯系到一起
數學是一門生活化非常強的學科,多數學科知識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數學教師必須認識到這一點,積極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恰當地將生活與數學應用題進行有效結合,并采用生動的語言詳細描述應用題,從而提升學生的應用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興致盎然地參與到解題過程中。數學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才是數學學習、應用題解答的主體,教師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教師必須將學生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與思維能力,合理調整教學方式,靈活融合應用題,讓學生將應用題與生活聯系到一起,從而提升學習效果[2]。教師還可根據生活素材,靈活設計應用題,將數學應用題轉變為生活應用題,增強學生的解答興趣。例題如下,小明買了兩袋橙子,總重20kg,小明將A袋橙子中的1/7倒入B袋,此時A袋和B袋的橙子重量相等,請問A袋與B袋原來分別有多少個橙子。買東西是常見現象,這樣的應用題學生更容易產生代入感,學生會忍不住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繼而解答應用題。這一學習過程不僅可以降低應用題的解答難度,還可以使學生將應用題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可在解題過程中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以往學生解答應用題興趣不高,其中一個重點原因在于課堂教學氣氛不佳,導致學生始終緊繃情緒,無法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想要轉變這一情況,教師必須積極改良課堂教學氛圍,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不能單純地向學生灌輸各種數學知識,不能單純地進行理論教學,否則不僅會降低學生的應用題解答積極性,還會導致課堂教學氣氛枯燥乏味,甚至會降低學生的應用題解答興趣,影響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教師必須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注重學生思想引導,帶領學生一起解決問題,促使學生產生“老師和我們是統一戰線的隊友”這一想法。長期持續這一狀態,可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營造良好、融洽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始終積極配合教師解答各種應用題,從而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最后,在學生解答應用題期間,教師必須始終有耐心,積極鼓勵、夸獎學生,促使學生維持良好的心態挑戰各種應用題。
三、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教師還需認識到集體與個人之間的差距,鼓勵學生2~4人一組。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現應用題題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從不同角度分析應用題如何解答,不要單一地守著傳統方法解答應用題。再者,教師還需鼓勵學生不斷創新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在完成應用題解答后,嘗試通過其他數學原理,分析應用題、解答應用題。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應積極布置數學應用題任務,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討論,將準確解答應用題作為基礎目標,將創新應用題解答方法作為挑戰目標,促使學生積極動腦,積極和同學進行思維碰撞,拓寬解題思路,思考并探索同學對應用題的解答看法,并嘗試從不同角度解答應用題,從而提升應用題教學的效果。最后,教師還需要求每個小組安排一位學生闡述本組應用題解答情況、解答方法、解答思路。長期持續這一教學方法,可促使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條理清晰,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總之,想要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必須明確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利用多種方法解決這些問題,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準確解答應用題。
參考文獻:
[1]王長順.討論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讀與寫,2020,17(10):149.
[2]藍嬌玲.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20,27(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