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軍
摘 要:新一輪教育改革事業的發展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要從語感培養角度出發,保障閱讀教學活動的高效展開,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基于此,結合相關教育實際,就培養學生語感,有效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展開一系列探析。首先明確了語感對閱讀教學的促進優勢,然后分析了培養學生語感,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語感;教學質量
小學階段,語文學科占據的地位不言而喻。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前提,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保障性學科,教師必須高度關注語文教學,關注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而閱讀又是體現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學生語感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高效培養,在學生全面發展和素養提升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語感對閱讀教學的促進優勢
語感指的是對語言的感受,經歷長時間的語言學習和語言訓練生成的對于語言內涵、規律等的快速識別的感受。結合層次狀態,將語言進一步細分為直接理解、敏銳洞察和整體判斷。語感也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語文能力之一,在語感的配合下,學生對語言文字有更好更深的理解與把握。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學生閱讀能力獲得理想提升。在語感的促進下,閱讀理解的難度系數進一步降低,學生更為高效、精準地完成閱讀活動,從而提升閱讀效率,閱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提升。
二、培養學生語感,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
1.強調有效朗讀
無論是培養學生語感還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都離不開有效朗讀。朗讀作為一項基本的語文學習活動。對小學生進行閱讀培訓,朗讀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讓學生多參與自主朗讀,使學生的語感獲得理想的發展,為此教師要發揮引導優勢,讓學生有效朗讀。例如,在學習《秋天的雨》的時候,教師為學生正確范讀,注重發音、吐字。小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時常遇到發音問題,不能正確區分前后鼻音,卷舌音不能正確發出。所以教師在范讀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例如,讀“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的時候“匙”是卷舌音,也是輕聲。同時教師還需要強調朗讀形式的有效創新,為學生的朗讀增添些許趣味,靈活的朗讀方式,為朗讀活動增添無限趣味。激發朗讀興趣,發揮朗讀的促進作用,使學生的語感獲得有效培養。例如,在朗讀古詩詞的時候,選擇配樂完成朗讀,結合古詩詞的具體內涵,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心理體驗。
2.注重品讀文章
強調文章的有效品讀,語感不是朝夕形成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與練習。語言也不是第一時間單純地對語言的感受,需要學生敏銳洞察,從語言文字中獲取有效的閱讀信息,這也是學生語感能力最為直觀的體現,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所以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要強調文章內容的有效品讀,善于從多重角度出發,引導學生系統、全面地感知理解文章。學習《爬山虎的腳》的時候,可以立足以下幾個角度來展開教學活動。首先,從單純的語句層面,爬山虎是文章的描述主體,在描述爬山虎的時候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段,在閱讀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把握好這些修辭手段。其次,從形象層面,人物形象是文章描寫的主體,選擇擬人化手段將爬山虎的形象體現得十分到位,所以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在有效閱讀中感受爬山虎的具體形象,把握好爬山虎爬墻的具體特征,使學生對爬山虎形象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情感層面是作為語感培養的更高層面,讓學生從全局把握作者傳達的情感,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其中的情感態度。
3.聯系日常生活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有深遠影響。聯系日常生活,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保障閱讀活動有條不紊地高效推進。學生在實際閱讀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難以理解的內容,這也是培養學生語感的“絆腳石”,聯系生活使理解上的難點被一一攻克。總之,有效生活情境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生克服理解困難,促進其語感水平有效養成,使其閱讀能力獲得高效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語文教學,無論是教學任務還是教學目標均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轉變,從語文知識的有效傳授轉變為學生語言能力的高效培養。語感作為語言能力的組成,培養語感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語文閱讀水平,這在學生成長道路中也有巨大價值。為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將語感作為基本切入點,提升學生語感,為閱讀水準的提升增添動力。
參考文獻:
[1]任梅玲.培養學生語感,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3):646-647.
[2]汪靜東.注重語感培養,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2).
[3]張麗麗.關于小學生閱讀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對策思考[J].考試周刊,2015(A5):41.
[4]班愛梅.注重語感的培養,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J].散文百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