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法的具體應用,分析研究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及興趣愛好,提出有針對性的設置教學方法的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自主學習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法:應用分析
引 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教育目標不斷調整,為了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初中數學教育也應隨時代發展而不斷完善,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將自主學習法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
1 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在新課改的推行下,許多學校開始為了貫徹新的教學目標而進行教學改革,但是一些學校忽視了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方法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因此,目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數學老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這一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注重提升學習成績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受升學壓力影響,大多數學老師過于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忽略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利于學生的未來學習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很難提高.
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時,老師忽視對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培養,很容易導致在后期學習二元一次方程實際應用時,學生無法找到問題的關鍵,不懂如何應用二元一次方程,不會靈活運用二元一次方程解題.這導致學生的數學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后,很難再提升.這種現象主要由老師忽略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造成的,學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遇到難題時很難獨立找到解題思路.
1.2 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種被動學習狀態是老師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造成的,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老師一直處于課堂的主導地位,在講臺上講解本節課的數學知識.學生跟隨老師思路進行理解,缺乏自己的思考.在數學知識講解過程中,一些老師過于重視課堂進度,在講解數學知識時沒有留給學生思考時間,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很難在數學學習上取得重大成就與進步.
例如,在講解二次函數時,老師在講解二次函數y=ax2的圖像時,學生只會單純地跟隨老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很難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想法.缺少想法也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在課后做習題時很容易產生疑惑.在老師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下,學生難以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疑惑,很難在思考過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從而陷入邏輯怪圈.
1.3 缺乏探索性
一些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只教授學生相關的數學知識,忽略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導致學生只會學習,缺乏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是一門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與探索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若學生缺乏探索能力與思維能力,則很難在數學學習上有長遠的發展.高年段的數學學習內容很難,由于缺乏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一些學生很難理解知識點,這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停留在原地,無法進步.
2 自主學習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點
2.1 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發展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模式中,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較依賴老師,若失去老師的引導,則很難在學習中有所收獲.因此,老師只能通過不斷地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數學邏輯,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不利于全體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而自主學習法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意識后,會在上課前自主預習,在做題過程中自主思考,這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
2.2 提升教學效率
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利于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自主進行課前預習后,能在上課時更容易理解老師講解的數學知識,加快數學課堂的教學進度.并且,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學習不能僅靠理解數學知識,記憶數學理論,更需要掌握一定學習技巧.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散思維,通過不斷思考提升自身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初中數學課堂活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法的策略
3.1 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首先應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喜歡學習數學時,會自主學習,無需老師和家長引導,這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法的目的.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邏輯性,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厭煩等不良情緒.此時,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其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分析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完善教學方式.如果數學課堂氣氛過于嚴肅、沉悶,那么數學老師可以在開展數學教學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喜歡上數學課數學老師應注意培養師生感情,經常與學生溝通,讓學生在自己的影響下對數學課有所改觀,積極參與數學課.
數學老師還要注意教學方法.要想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并保持學習興趣,老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時應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數學老師可以用幽默詼諧的語言進行數學知識講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有趣,專注聽老師講解數學知識,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目的.
老師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察,不能只重視成績,應在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老師在講解數學知識時應重視學科的數學邏輯思維,讓學生體會解數學題的思路,在思考、探索、解惑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的魅力.老師也可以給學生展示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例子,讓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知道數學的作用,進行有目的的學習,明白數學的重要性,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2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數學課堂教學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老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認識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老師可以使用引導教學法,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自主思考,推動整節數學課的進行,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發展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惑的數學學習能力.
與此同時,老師應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數學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將數學學習變得輕松簡單,開展自主學習.
3.3 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精神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及創新精神,讓學生的數學水平得到提高,使學生學習知識并能自主探索知識,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要想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那么老師應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數學知識的應用技巧與方法之后,才能夠進行獨立思考.沒有足夠的數學知識基礎,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就不能發現問題的關鍵,也不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只有提升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新精神才能夠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 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麗紅.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法[J].考試周刊,2018(22):74.
[2]鄭世斌.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法[J].讀與寫(上、下旬),2015(19):322,323.
[3]唐雙寧.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學習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5(10):43.
[4]張志軍.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法探討[J].(下旬),2017(9):72.
[5]陳小華.小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自主學習方法的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9):103.
[6]楊小玲.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法的重要性[C].2020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2020.
[7]張路平.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培養方法探討[J].魅力中國,2017(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