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琴
摘? 要: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基礎性、工具性學科。對于正處于認知起步階段的小學生而言,以數學教學為載體,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新時代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著力的重點與關鍵。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師更為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考試成績進退、做題解題能力,以致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被嚴重忽視。受此影響,導致多數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普遍存在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數學思辨意識不足、數學實踐素養欠缺等問題。其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制約了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數學認知素養的培育,自我成長發展的實現。對此,教師應該引起重視,并加強研究分析,將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融合至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深度體悟中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逐步提升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6-0119-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SHI Qin? (Suzhou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School,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relatively abstract basic and instrumental subject. For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cognition,it has become the key point and key point in the new era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with mathematics teaching as the carrier. However,i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knowledge,the examination results go forward and backward,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s,so the cultivation of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seriously ignored. Because of this,most students have some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such as the lack of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the lack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consciousness and the lack of mathematical practice literacy. To a large extent,it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s ability,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s cognitive literac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elf-development. 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t,strengthen research and analysis,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of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into all aspect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guide students to learn mathematics knowledge better in active participation,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deep understanding,and gradually improve mathematics litera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Logical thinking;Ability training
所謂邏輯思維能力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合理的邏輯方法就能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同時,由于小學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塑造,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逐步提升的過程,而且小學階段也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數學綜合素養塑造的關鍵期與奠基期。因此,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現狀,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加強研究,開展探索,讓學生在符合自己認知需要的前提下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切實培育邏輯思維能力,為促使數學教學效能逐步提升而給予保證,奠基鋪路。
1.以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為導向,尋求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有機銜接
小學數學所蘊含的諸多生活性特質,使得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必須以現實生活為輔助,讓學生在更為寬泛的認知視域內獲得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與培養。而且,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緊密關聯,無縫對接,是彰顯小學數學生命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對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不夠重視,往往以知識灌輸為主要教學手段,導致數學學習活動的開展喪失了應有的活力和趣味,學生也漸漸在比較空洞、乏味的教學生態內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因為缺乏生活實踐的支撐和驗證而陷入困境。因此,實現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有機融合,讓學生在數學中感知生活、在生活中應用數學,便成為拓寬學生思維路徑和提升思維訓練的有效性、針對性的最好策略。對此,教師應該加強研究,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實際,結合不同章節數學知識特點,盡量探尋數學和生活之間的契合點,將具體數學知識深度融合至對應生活問題中,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內化,進而實現其邏輯思維能力的切實提升與全面塑造;讓學生在生活與數學的銜接、過渡、融合中逐步提升自身邏輯思維能力,在深度實踐、積極探究、充分研討中獲得更好提升與充分發展。
2.以邏輯思維能力塑造為抓手,實現數學教學與科學訓練的深度融合
小學階段的諸多學科中,數學是促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最為有效的工具。但是,由于不同學生在認知能力、知識基礎、思維意識上存在較大差異,以致其在解答同一數學問題時,對應的認識、分析、理解也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應該從做題、練題、解題入手,讓學生在深度訓練中增強其邏輯思維能力,實現數學知識與數學問題的相互轉換與相互促進。一方面,教師在數學問題設計時,應該注重問題與學生所學知識的關聯度,并利用具體問題對學生的認知視野進行拓展,讓問題遵循由易到難、梯度呈現的原則,為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訓練創設條件;另一方面,教師在數學問題解答時,應該加強對學生解題思路的指導和引領,鼓勵學生嘗試一題多解,動員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靈活性訓練中增強其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圓的認識”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對于諸如圓半徑、直徑、周長以及面積等獲得深刻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課前準備好橡皮泥,將其放進圓形的凹槽,引導學生在圓形橡皮泥上畫出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緊接著再組織學生將橡皮泥按照要求切出多個相等的近似三角形的形狀,再用它們拼出一個近似于長方形的形狀,從而讓學生對三角形形成更為深刻的認知,以達到推進學生認知遷移的目的。
3.以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為輔助,推動數學教學與數學學具的無縫對接
很多直觀性、生動性、形象性學具,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塑造都會產生積極而有效的影響。尤其是小學幾何中所涉及的諸多公式推導、問題運算等,都需要以邏輯思維為輔助。然而,對于初次接觸幾何的學生而言,其往往會因為想象不到位,理解不準確而陷入認知困境,對數學學習心生怯懦。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具體性學具指引,對學生進行啟發和誘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索、大膽嘗試、深度研究中理解對應的數學公式和原理,實現對數學思維的拓展和邏輯能力的提升。在啟發引導中,教師一方面應該注重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引導,確保其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科學性、精準度;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指導,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所用學具獲得深刻理解,為邏輯思維能力的增強提供輔助。以嚴謹的數學態度、較強的理解能力,推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和數學綜合素養的塑造。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具體學具為輔助,通過實物演示法、圖示法、列表法、探索法、觀察法、驗證法等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幫助學生展開自主探索,來完成學生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4.以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為引領,促使數學教學與謎語故事的適時關聯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維特性上主要以直觀、形象、具體思維為主,且對于謎語、故事等鮮活生動的教育素材更感興趣。而就現行小學數學教材而言,其中所包含的大量數學故事、圖示、案例、習題等,都可以作為培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憑借。實現這些教育素材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有機結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理解能力等基本數學意識的內化。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識教學時,可通過引入謎語故事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猜測、感知、體味中領悟數學之內涵與實質,使數學知識的呈現方式更為形象、鮮活、生動,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引發其思考、探究,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強化學生認知的目的。
5.以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為依托,確保數學教學與實際問題的深度整合
眾所周知,對于剛開始接觸數學學習的小學學生來說,由于其普遍好奇心、求知欲很強,然而自控力、自律性較弱,以致其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必須以問題情境創設為驅動。融入多元性、豐富性、針對性問題情境,學生自會集中精力參與到數學知識學習與數學問題解答的各類活動領域。因此,教師應該以問題情境創設為輔助,通過對提問方式的優化、問題構架的創新、設問要求的重構,將學生引入更為寬泛的認知視域,沉浸于問題思考,在不同問題情境的引領下積極應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具體數學問題,獲得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且,在問題情境的驅動下,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將會更加深入,其對于數學問題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以促使學生在探究、思考、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并未找到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其邏輯思維能力也會于無形之中得到了激活,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掌握自會更加充分、到位。
6.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的顯著特性與小學學生的認知現狀,使得將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貫通至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和各個領域有著很強的必要性、現實性。因此,教師在落實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認知現狀的考量和研判與對數學知識特性的研究與剖析,并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針對學生需要與教學內容,科學預設教學活動、靈活開展教學指導、充分融入思維培養,讓學生在多元性、豐富性、有效性訓練與鞏固的過程中逐步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不斷塑造數學綜合素養,進而切實凸顯數學教學的價值與意義,釋放學生的思維與情感,推動學生認識的提升與蛻變。
參考文獻
[1]蘇敏.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1(11):107-108.
[2]顏景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天津教育,2021(04):84-85.
[3]申秀麗.例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21(04):60-61.
[4]莫照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求知導刊,2021(05):31-32.
[5]陳金蘭.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01):61-62.
[6]張安娥.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文藝家,2020(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