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權
【摘要】問題成為小學數學課堂的重點,對加強教師交流、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營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問題的提煉更有助于激發學生針對數學知識展開的深度思維,從而提高了國小數學課堂深度復習的有效性。所以,教師必須依照課本具體內容,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發展特點,逐步形成以問題為支撐的問題體系,并逐步指導學生對問題展開深度性的研究,從而更高效地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問題;小學數學;深度學習
一、運用核心問題開展 深度學習的重要性
盡管提問是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上一種最基本的教育形態,但無意義和低效率的問題卻會對課堂進程的順利開展產生障礙。根據學生核心素養的開展,小學數學深度學習可以把核心素養發展作為學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根據學生對知識的了解來設定具體的課程與教學方法,以學生獨立探究知識為主體教學方式,如此就可以培養基本能力與數學知識水平。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考考試,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成為師生的共識。在課堂上,教師常常通過機械式的教學方式“滿堂灌”,而課后需要學生完成大量的重復性練習,這樣單一形式的復習方法不但導致了學生參加課堂練習的積極性下降,還嚴重降低了學生獨立形成認知框架的能力。因此,為真正“點燃”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情,從而使其所積累的數學知識可以為今后的學業和工作儲備資源。自2014年起,教育部和眾多有關政府部門合作,以“深度學習”為研究題材,在全國許多地方進行了大量教學實驗調研,其目的正是更快地尋找有助于提高學生核心素質、提升其學習深度的新規律。從教育實踐認知的程度上我們可以認識到,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基于核心課題進行深入學習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思想觀念,并促使其建立系統化的教育理論。另外,鑒于部分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對部分知識點出現理解模糊不清的情況,此時通過基于核心問題進行深度學習,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知識點的來龍去脈,為學生認知框架的形成提供了幫助。
二、基于核心問題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策略
(一)抓住知識點的關聯性建立知識體系
小學數學知識點往往有著很大的邏輯性和系統化,但因為他們的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綜合思維才能等方面都處在早期發展階段,無法根據不同知識點獨立建立系統。所以,教師必須重視核心命題的提煉,指導學生對提問加以由淺入深的思索和研究,以核心命題為統領構建提問系統,從中找出主要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把主要知識點和學習方式加以融會貫通,進而學會了主要知識點的遷移,構建數學系統,進而有效地提升了小學深度復習的效果與品質。在實踐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指導他們把握新舊知識點間的關系,根據知識點的核心問題為導向構建問題體系,引導他們開展獨立研究,從而找到知識點的根本屬性。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下冊關于“分數”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把握得分和乘法運算之間的關系,建立聯系并指出一個問題:除法具有商不變的規律,而分數與除法之間 具有密切的聯系,那么分數是否也具有這樣的規律?最后,由教師以核心問題為中心構建問題體系,并指導學生對各個問題展開依次研究和剖析。首先,以核心問題形成的猜測,在后面要經過大量思考和實踐驗證猜想。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列舉某個特例加以證明,還可以任何一種分數同時乘以一個數,以畫圖或算術的方法對猜想加以證明。然后,讓學生對證明猜想的步驟和結果加以陳述解釋。最后,由教師做出總結,指導學生總結對核心問題研究和剖析的全部步驟,反思和總結自身是怎樣對分數加以研究的。
(二)設置難度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實現自主構建
教師重在建立基于核心問題的問題體系,用相對有難度的任務去讓學生展開獨立探索,并幫助學生從分類、綜合、評價、創新等學習活動中,去發展更高階段的思考模式。在設置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重于對數學問題進行轉化與變通,這樣才能更好的增加問題的內在邏輯與結構性,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我們以“圓的周長”這一課為案例,首先教師應該先明確這節課的核心:“怎么去求證圓的周長”這種提問就帶有很明確的探索導向性,然后學生就應該根據現有的經驗累積,利用公式的形式引入這種方法去進行探索,從而鍛煉學生的實踐才能和科研探索的精神。還能夠通過對課堂的問題進行總結、篩選,先提取出重點問題然后再建立一下新的問題體系,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構建。例如,下面的題目:(1)什么是圓的周長?(2)提出設想:圓的周長除了公式還可以怎么計算?(3))學生如何才能合理的證明圓的周長并不是直徑乘以π?然后教師進行交流,學生可以事先測量、推理驗證等,教師也可讓學生聯系它們間的共同點。在這堂課上,教師設置有探究性的可探討的中心問題,這樣圍繞中心問題就形成了一個問題系列,教師指導學生在一種認知操作轉向另一種認知的操作,然后進一步探究,進而進行下一堂課的教學活動。
(三)提高教師專業素養,開展持續性評價活動
深度學習強調以教學任務和問題情景為基礎,以學生思維為主導進行教學,并以多元化的問題的策略呈現教學結果,將持續性評價原則貫徹在整個教育流程之中,所以,教學評價在深度學習中就變得尤為重要,教師的教學評價就如同鑰匙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向種子一般埋藏在學生的內心里,教師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即要重結果,更要看過程,教師既要全面揭示知識點產生發展的過程,也是讓學生經歷結論的生成過程,以推動學生發展思維為主旨,并根據內容靈活選用評分方法,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并進行思維可視化,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定評分量表,在教學中強調過程評價,一段復習后,及時做出結果性評價,有具體的結果,以達到調動學生的復習激情、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效果。
三、結語
核心問題能夠有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實質,從而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入的認識,也能夠提升小學數學深度復習的效果與品質。所以,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材問題設計的弊端,關注問題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建立以核心問題為引導的問題系統,充分發揮核心問題的引導功能,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探究和掌握知識點,從而有效地訓練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莫玉霜 .深度學習,從核心問題開始——以《分數的意義》一課 為例談談基于核心問題展開深度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小學教 學研究(教學版),2018(12):25-26.
[2]余睿,吳柯江.“核心問題”視域下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 策略——以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為例Ⅱ.華夏教師,2019(29):10.
[3]王志南 .基于核心問題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策略[J].新課程研 究:中旬,2019(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