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靜 尹大中
摘要:近幾年,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師更加注重小學美術教育工作的開展,并且在小學美術的教育工作中,致力于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意識,以此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念和學習習慣。學生審美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可以影響他們?nèi)蘸蟮拿佬g學習與生活。因此,本文將立足于小學美術教育,制定提升學生審美意識的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審美意識;作用研究
引言:
正如德國著名哲學家費爾巴哈所言:“我自己雖然不是畫家,沒有親手制作美術作品的能力,但是我卻有審美的感覺和理智,所以我才能感覺到外面的美。”由此可見,雖然小學生年紀較小,很難創(chuàng)作出十分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但是,只要他們具備一定的審美意識和觀念,就能確保他們十分深刻的理解美術知識和技能,以此延伸他們的審美情趣,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
一、小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意識方面的作用
小學階段的教育不僅可以影響小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可以影響他們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養(yǎng)[1]。所以,作為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啟蒙教育,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小學生審美意識方面的提升工作。小學美術在提升學生審美意識方面有著如下幾點作用:第一,它更加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全面思維。一般情況下小學生的思維分為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響,小學美術既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又可以發(fā)展他們的形象思維,促使他們形成全面的審美觀念。第二,它有利于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美術教育離不開情感,情感最能打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第三,它有利于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以美輔德,影響小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小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意識方面的策略
(一)感受生活美,激發(fā)審美興趣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最首要的任務就是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與審美興趣。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還處在懵懂成長的時期,他們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所以,教師要牢牢抓住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征,在課堂上融入生活實際的“美”,將課本教案的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基于生活實際開展美術鑒賞課程,以此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審美興趣。首先,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深刻分析課本教材的知識,挖掘其中的生活元素,將美術作品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進而引領他們體會生活與美術的關系,領會生活中“美”的元素。其次,小學美術教師還應該改變以往的教育理念,不再使教學活動拘泥于課堂,而是盡可能的帶領學生走進生活,例如組織學生進行戶外寫生、找尋生活素材繪制作品等等,以此幫助他們學會將美術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不斷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充分調(diào)動其審美欲望,促進自身審美意識和觀念的提升。
(二)感受語言美,培養(yǎng)審美情感
所謂“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溝通的一種表達方式[3]。一般情況下,各個國家乃至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它是國家、民族特色的象征。美術是一種可視性較強的藝術,它同樣也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文化,它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審美情趣,帶領他們走進另一個藝術世界,感受另一種表達思想、傳遞情感的方式。所以,在小學美術教育工作中,語言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它會帶給小學生強大的感染力,讓他們感受到一種奇妙的體驗。所以,在開展小學美術教育工作時,教師應該借助一些獨特的語言,引領學生體驗情感,感受語言美。首先,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情感體驗,用自身真摯的情感打動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意識。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審美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自身發(fā)揮引導職能,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感化學生,讓他們感受到美術學科的重要作用。其次,小學美術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上重視師生與生生之間的語言交流,在進行某個美術作品的鑒賞工作時,應該引導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在語言的交流中感受美術作品的“美”。
(三)感受游戲美,拓展審美趣味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各方面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較不成熟,所以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無法擺脫游戲對他們的吸引力,只有娛樂性和趣味性較強的游戲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們在沒有教師的督促下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小學都忽視了小學美術學科的重要性,覺得小學生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學好文化課,提高考試成績,所以在美術學科的課程安排上過于敷衍,甚至有的美術課程還要給其他學科讓步。并且,在以往的美術課堂上,教師受以往教學經(jīng)驗的影響,總是將課本教材的知識與技能單一的講述給學生,這種類似說教式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最終的學習效率。對此,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利用審美游戲的方式,為美術課堂增添趣味,拓展小學生的審美興趣,使原本枯燥、死板的課堂氛圍充滿生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緩解小學生學習文化課知識與技能的壓力,吸引他們加入審美的行列中,提高審美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剪紙”“制作玩具”等游戲,以此拓展小學生的審美趣味。
(四)感受想象美,提高審美意識
小學生對某些事物的認知能力較多,所以他們的思維能力仍然能留在直觀的形象思維上,沒有教師的指導,他們很難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點。這足以說明小學生容易對身邊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從而留下深刻的影響,只有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才能更加有效的推動他們提高審美意識。例如,小學美術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領學生欣賞多個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以此拓展教學內(nèi)容,并且引導小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不斷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邊欣賞邊思考作品所要傳遞的信息,提問他們:“在這幅美術作品中,你們能看到哪些優(yōu)美的畫面?”進而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該美術作品印象深刻,提高審美意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素質(zhì)教育強調(diào)小學美術教師應該致力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意識,以此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所以,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深刻分析教學資源,尋找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美、語言美以及游戲美等等,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殷芳慧.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14-15.
[2]高微.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質(zhì)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4.
[3]吳敬敏.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黑河教育,2020,03:75-76.
(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 ?山東 ?淄博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