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新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教育制度在不斷的改革和優化,新課標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教師都要適應制度和改革發展,除了對自身的提高之外,也同樣需要重識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和教學效率等幾大問題。初中語文教學作為義務教育中的“重要成員”同樣面臨著改革和創新的挑戰,對于新課標提出的師生互動教學活動,初中語文教學理應適應并積極配合,用新的教學方式改善語文教學的現狀,以下將針對初中語學教學師生互動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師生互動;方式探究
1目前初中語文課堂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將師生互動合理地應用到語文課程中,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目前多數課堂中存在教師不重視師生互動、學生積極性不高這兩點問題。首先,教師在學習階段接受的教育方式多為灌輸式教學,因此在授課時難免會受到影響,將自身接受的教學方式帶入課堂中去。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只負責接受知識,這樣忽略師生互動,很難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師生互動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一同交流,做出互動,然而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只單方面地引導,也是無濟于事,導致師生互動效果不佳。因此,想要達到高效的師生互動,不僅需要教師提高對其的重視度,也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師生互動的方式探究
2.1把握互動時機
2.1.1設置高質量的問題
根據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善于設置高質量的問題,課堂師生互動的內容要服從于完成特定的教育任務,把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在學生自身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來設計。教師要吃透大綱、教材,把握重點、難點,設計高質量的問題,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2.1.2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本
把握學生的情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的關愛和鼓勵,以及更多的指導和幫助。教師一個會意的微笑和一句溫暖的話語,會使學生信心倍增,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這樣,既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又使教師與學生形成了包容、共享的互動關系。
2.1.3突出師生合作
合作是課堂互動的重要方式之一。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應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課堂上,師生需要合作的關鍵點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疑惑、困難的時候,是學生產生與教師合作需要的時刻。在師生合作中,教師不必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創造一個師生互動的環境,從教師到學生,從學生到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在探索、思考、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2.2結合多媒體創新教學
基于學生自小學語文,識字當然不在話下,所以教師若只是照本宣科的枯燥的授課方式來上課的話,學生肯定是沒有太大的學習興趣的。但是若是結合自制的視頻或者音頻等多媒體來上課,效果肯定事半功倍,以初中語文課文中的《蘇州園林》為例,這篇文章是教育學家葉陶先生對園林知識解說的說明文,細讀他的文章猶如已置身蘇州園林中,但是讓從未學過此篇文章的初中生耐下心來一段一段的品味這些文字是非常有難度的。采用結合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首先,教師在上課前找到《蘇州園林》這篇課文的音頻,然后再找到一些蘇州園林的圖片或者視頻,最后根據音頻播放的速度,播放園林的視頻或者圖片。例如,在音頻讀到“蘇州園林”的假山、池沼等時,教師可以暫停音頻,并放出一些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精美圖片,讓學生真正的感受一下藝術的偉大。在音頻讀到蘇州園林的門窗雕刻多么優美、雕刻技藝多么高超時,亦可仿照上一段的操作,把園林中門和窗的照片呈現給學生,因為中國雕刻技術歷史悠久和偉大,教師還可以在備課時多準備一些這方面的材料,為學生拓展相關知識,相信這樣的課堂學生一定會有興趣聽下去,更重要的是,觀感和聞感的結合,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領悟。學完之后可在師生互動環節提出相關問題,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園林卡片等獎勵。
2.3根據文章的不同文體設立互動情境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有多種文體,不同文體的學習方式不同,教師在創設師生互動情境時,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創設對應的互動情景。比如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屬于紀實性散文,文章講述的親情可能隨時在我們身邊發生,教師可以選擇同樣講述父愛的流行歌曲《父親的散文詩》,讓學生一邊靜靜聆聽歌曲,一邊默讀文章,充分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深沉感情。學生默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先留出兩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思考,然后適時地拋出一些問題:“你們和父親之間有沒有發生過什么溫馨的小事?”“大家認為父愛是什么?”“大家認為父愛和母愛的區別在哪里?”以此調動同學們的情緒,更好地融入到文章中去,從而深刻地理解到文章的內涵。
2.4提倡賞識教育
我們教師一定要拋棄以往教學中僅僅以“對”或“錯”來回答學生問題的方式。我們要以更熱情的態度,更和藹可親的形象來參與到與學生的互動中來。對于學生的發言,我們要對給予肯定性的、積極性的贊美性的評價,以鼓勵學生的發言。對于學生說的正確的問題,我們不僅要肯定,還要與學生有更多的交流,爭取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更多的想法。其中,肯定性的評價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對學生敢說、敢于表達的鼓勵和肯定,另一方面是激勵其他學生像這位學生學習。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的教學互動,激發學生更多的思考。此外,對于發言不正確的學生,我們不能僅僅是用一句“你說的不對”來正面否定、打擊學生。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情緒,讓學生不再思考、發言。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也要給予積極的評價。首先,我們要肯定學生發言的態度。其次,我們要婉轉地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并引導學生自己尋找到準確答案,并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課堂教學互動。在這種互動模式下,學生可以更積極主動地開展語文學習,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建立更好的師生關系,進而促進我們教學效率的提高。
3結束語:
綜上,在我國的傳統教學中,由于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看重學生考試成績,所以采取的教學方式多為“填鴨式教學”,語文原本是門趣味性很強的科目,采用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所以,將“師生互動”應用到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世瓊.關于初中語文師生互動教學開展的策略分析[J].下一代,2020(2):0099-0099.
[2]朱文春.初中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方法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4(001):2.
[3]王同建.初中語文課堂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家長,2019,000(006):81-82.
(山東省東平縣梯門鎮中學 ?山東 ?東平 ?27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