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芳萍
摘要: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進一步推動了教育事業的信息化發展,還使學校和家長更清楚地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如何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提升家校融合教學的有效性,是疫情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重點思考的問題。本文從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強化線上教學、巧用教學資源、活化教學方式三點提升家校融合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以期提升疫情期間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推動我國小學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冠疫情;小學數學;家校融合教學
疫情背景下,很多學校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線上教學的開展和優化上,卻忽視了家庭教育在疫情期間的重要教育作用,教學過程中,缺乏與學生家長的良好溝通,導致家長無法與學校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無法在疫情期間發揮出家庭教育的作用,從而嚴重影響學生培養和教育工作。可見,探究疫情背景下家校融合教學的有效策略,對于提升疫情期間教學質量與效果,促進教育工作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強化線上教學,確保課程教學質量
線上教學,是疫情期間家校融合教學模式下,學校開展課程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為提升家校融合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突出學校教育的作用,確保學生能夠正常接受系統化的課程知識教學,必須要強化線上教學工作。
以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上冊《蹺蹺板》課程教學為例。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自建線上教學平臺或釘釘等公共性網絡教學軟件,開展高效化的線上教學活動。例如: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的“直播教學”功能,在線完成本節課的核心知識點的講解,使學生初步形成“輕、重”的概念以及比較輕重的常見方法。當學生初步掌握課程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的“教學活動”或“線上練習”功能,圍繞教學重點,開展“比一比”、“稱一稱”等教學游戲或隨堂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
每次線上教學前,教師都應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計劃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通過家長群告知每位學生家長,從而全面提升家校融合教學的有效性。例如:線上教學過程中,家長應根據教師的要求對孩子的線上學習狀態進行監督;線上教訓后,家長應根據教師的要求通過提問、設計習題等方式,引導孩子及時復習、鞏固課程內容[1]。
二、巧用教學資源,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疫情期間,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更加靈活和充足,而教師干預教學的時間則比較有限。為了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提升家校融合教學模式下,家庭教育的效果,教師應巧妙利用微課、慕課等教學資源,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系,在豐富家庭教育內容的同時,提升教育的科學性、趣味性以及有效性。
以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下冊《捉迷藏》課程教學為例。“退位減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因其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很多學生很難在有限的線上教學時間內快速掌握。而大部分家長又不具備專業化、科學化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導致家庭教育效果不理想。針對上述問題,教師一方面可以結合線上教學內容、學生整體學情以及實際教學問題,制作包含核心知識點、算理講解、典型例題等內容的針對性的微課教學資源并上傳至線上教學平臺;另一方面可以廣泛收集網絡上關于本節課的“名師優課”教學資源并上傳至線上教學平臺或分享至家長群。
家長則可以一邊引導和輔助孩子利用微課教學資源,對教師授課內容進行預習、復習以及反復練習;一邊學習“名師優課”教學資源中,關于“退位減法”的科學教育方法,實現家庭教育能力和效果的提升,從而確保家校融合教學的實效性。
三、活化教學方式,凸顯居家學習樂趣
疫情期間,教師和家長應重視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創新,通過營造良好家庭學習氛圍、開展親子教學游戲等新穎、有趣、輕松的教學方式,凸顯出居家學習的樂趣,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全身心地進行居家學習,切實提升家校融合教學的實效性。
以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下冊《有趣的圖形》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家長群告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目標以及主要教學方法并分享有關“生活中的圖形”、“趣味圖形”、“圖形組合”等內容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基于教師的科學指導,家長可以通過以下多元化的家庭教學方式,完成本節課的家庭教學:(1)利用積木、七巧板等學生熟悉的玩具進行“認圖形”家庭教育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初步了解“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基本幾何圖形(2)開展“幾何圖形畫”親子游戲,即:用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基本幾何圖形繪畫出常見的生活物品,比一比誰畫的更像。通過此親子游戲,進一步加深孩子對幾何圖形的理解(3)與孩子一起,利用硬質板,進行“折紙”、“幾何體手工制作”等親子教學活動。通過親手操作的教育方式,使孩子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強化對“平面”和“立體”概念的理解。
在教師的指導下,家長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家庭教育,能夠豐富家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凸顯居家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從而全身心投入到居家學習中,切實提升家校融合教學的質量與效果[2]。
結語:
疫情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深刻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確保線上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基礎上,通過強化線上教學、巧用教學資源、活化教學方式等策略,提升家校融合教育的有效性,構建“線上——線下”、“學校——家庭”系統化教學模式,最大程度保障疫情期間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韓邦梅,楊桔.對“互聯網+”家校共育新模式促進學科教學的探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05):160-161.
[2]王春燕.融合信息技術 ?探究家校共育新模式[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20):17-19.
本文系甘肅省基礎教育科學十三五 規劃課題《疫情背景下小學一年級數學家校融合教學的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DX[2020]GHB141。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實驗小學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