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智懷
摘? ? 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經濟下行,企業用工需求下降和劇增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形成了尖銳矛盾,加劇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難度。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幫扶工作,對學生家庭、社會和國家發展意義重大。精準幫扶是新形勢下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有效手段。高校通過做好畢業生摸排分類工作,靶向施策,精心組織、精細服務、精準施策和精準反饋,能夠應對新形勢下畢業生就業困難的挑戰,確保高質量完成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關鍵詞:精準幫扶;新冠肺炎疫情;高校畢業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06-0007-02
2020屆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面臨殘酷考驗[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做好新形勢下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事關學生個人成長、家庭民生保障以及社會和諧穩定。精準幫扶是新的就業形態下的良好舉措,通過對就業困難學生進行分類梳理,對癥下藥,靶向幫扶,解決不同類別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引導他們積極健康就業,確保年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有序健康推進。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新特點
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市場用工需求減少,就業形勢出現了新的特點。應對疫情的管控措施,更給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工作增加了一些不便,加劇了畢業生就業的難度,引起了系列反應。
(一)求職人數增多與用人單位需求下降存在矛盾
一方面,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與去年同比增加將近5%。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裁員增多。二者疊加,求職人數創同期歷史新高。另一方面,國內第一季度經濟下行,市場用工需求減少,與劇增的求職人數存在矛盾。此外,受疫情常態化的影響,有些用人單位提高準入門檻,要求擇業人員擁有相關工作經歷;而有些單位則降低薪資,這都給畢業生求職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二)疫情防控與就業實習見習存在矛盾
實習和見習既是學生就業前檢驗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情況的關鍵環節,也是用人單位考察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方法手段。隨著復工復學的推進,各地高校畢業生從4月底才開始陸續返校,就業實習見習比以往滯后太久,這影響了畢業生實習見習的時長,也延緩了簽訂就業協議和用工合同的進程。此外,返校后畢業生仍需配合學校所在地和學校進行相應的防護隔離措施,大大影響了實習見習的質量,同樣不利于畢業生就業的質量。
(三)就業不確定因素增多與促就業存在矛盾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增加了不少不確定的因素,突出表現在:第一,返校時間延遲,學生學業受到影響,不能如期畢業學生人數可能增多;第二,為保障考生、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招聘考試面試推遲甚至取消,飽受追捧的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考試遲遲未公布,影響畢業生如期就業;第三,受疫情管控影響,擇業時間變短,擇業變得很倉促,比同期推遲;第四,單位需要學生馬上見習或上班,與高校學生仍未能返校存在矛盾。
(四)畢業生擇業心理發生改變與穩就業存在矛盾
疫情影響擇業,同樣影響畢業生的擇業心理。筆者通過線上訪談集美大學部分畢業生,歸納出以下幾種不良就業心理:(1)焦慮心理。就業難度加大,時間緊迫,不少畢業生還沒準備好畢業就要就業,產生就業焦慮。(2)依賴心理。疫情之后國家陸續出臺了許多的鼓勵和優惠措施,不少學生便產生了“等靠要”的心理,主動求職就業的內生動力不足。(3)從眾心理。就業難度加大讓沒底氣的學生更加慌亂,自我決斷能力弱的學生容易忽視個人特點、愛好、特長和專業,盲目從眾。(4)保守心理。疫情的加劇和就業形勢的緊張使得有些畢業生認為工作的有無遠比工作適合與否更為重要,所以便降低標準,偏安一隅。
二、精準幫扶凸顯特殊優勢
精準幫扶就是對就業困難學生分類梳理,投入更多的精力了解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對癥下藥,靶向幫扶。一生一檔案,針對性強,也具備可持續性。
(一)精準幫扶體現對幫扶對象的人文關懷
要做好精準幫扶,就要深入了解學生需求,明確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才能分析問題,找到幫扶的對策。了解學生需求的過程就是走進學生、親近學生的過程,必然要求就業工作人員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學生交流,才能掌握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而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困難。這個過程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加深了師生的情誼。
(二)精準幫扶體現了幫扶政策的針對性
精準幫扶之所以優于其他幫扶措施,最主要的特點是針對性強。針對性強就要對幫扶對象就業困難原因進行梳理,分門別類,組建不同幫扶團隊針對就業困難原因分析論證,打造適合學生成長的具體方案,以期取得良好的幫扶效果。它改變了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而是更為精細地研究每種類型學生的性格特點、就業困難原因和幫扶需求,真正做到分類施策,有的放矢。
(三)精準幫扶體現對幫扶的持續性
精準幫扶需要對幫扶對象建檔立卡,詳細記錄幫扶對象的性格特點、興趣特長、就業困難原因和幫扶需求,記錄具體幫扶措施,列出幫扶的時間表,階段性反饋檢驗幫扶的措施效果。以時間軸為單位的幫扶記錄模式,記錄了學生在幫扶路上成長的點滴,能夠有效地檢驗幫扶措施得不得力,以及幫扶效果好不好,體現了對每位學生的持續關注,既方便縱向檢驗,也方便橫向比較。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畢業生精準幫扶就業實施策略
(一)精心組織,促進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拓寬就業渠道是實現就業幫扶的基礎,要用好國家和地方的擴崗政策和鼓勵措施,結合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實現畢業生多渠道就業,以下幾個主要的就業渠道可推行:(1)全面推行網上招聘,通過網頁、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布學生就業需求,聯合大型的網絡平臺進行畢業生專場招聘,全方位“推銷”畢業生,廣泛吸納用人單位線上云招聘[2]。(2)走訪校企合作單位、實習見習基地、校友企業等,了解企業需求,尋求企業幫助,協同用人單位打造適合畢業生就業的崗位。(3)邀請朋輩榜樣宣講,鼓勵學生參與 “三支一扶”計劃招募、服務西部計劃和志愿服務欠發達地區等基層就業崗位。(4)鼓勵畢業生參軍入伍。(5)做好升學考試面試交流指導工
作,鼓勵畢業生繼續深造。(6)大力扶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做好創業服務工作。
(二)精細服務,提升畢業生服務水平
要做好精準幫扶,先要提高服務的水平,做到服務內容的精細化[3]。實現畢業生就業的精細服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精細梳理就業政策,做好政策的宣講指導,推動政策落實,由“人找政策”轉變為“政策找人”,用好政策和鼓勵獎勵措施。第二,做好求職就業技能的培訓輔導,包括就業崗位的搜集和甄選技能、簡歷制作技巧、求職面試禮儀和面試注意事項等。第三,辦公技能的快速充電,針對用人單位的需要和畢業生技能操作短板,培訓office軟件的操作技能、攝影攝像的技術、微信工作號推送等技能。第四,組建創業指導團隊,為創業畢業生提供注冊登記、財稅知識服務、法律知識服務、推銷經營等相關創業知識輔導咨詢,幫助學生實現快速創業。第五,組建心理咨詢隊伍,做好求職面試前的咨詢和求職后續幫扶服務工作。
(三)精準施策,做好畢業生分類幫扶
要與畢業生充分交流溝通,詳細記錄畢業生的性格特點、興趣特長、家庭支撐、學業成績、就業意愿和就業困難原因等信息,分析研究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梳理當前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可分為幾類:第一,內生動力不足,沒有就業意愿,“等靠要”思想嚴重。第二,專業成績不理想,知識儲備不足,技能存在短板,沒有就業信心。第三,心理準備不足,就業材料準備不全,盲目就業。第四,沒有主見,從眾就業。第五,求職面試經驗缺乏,情緒焦慮緊張。第六,求職面試頻繁受挫,習得性無助等。第七,重點群體的畢業生,如疫區、精準扶貧對象和殘疾學生等。
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幫扶:第一,做好思想引導,把扶志擺在就業幫扶工作的第一位,增強學生求職就業的內生動力。第二,補足學生知識和技能短板。第三,制定就業進度表,逐步推進就業。第四,幫助學生做好自我分析和職業生涯規劃。第五,做好求職面試材料準備,尤其是情景演練和模擬。第六,加強學生抗挫能力的訓練,做好學生求職受挫后心理疏導工作。第七,加強對重點群體學生的人文關懷,做好一生一檔管理。
(四)精確反饋,落實畢業生就業工作跟蹤
精確反饋是做好精準幫扶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精準幫扶的階段性檢測。精確反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幫扶措施是否到位,效果是否符合預期。做好精確反饋就要做好就業跟蹤,主要包含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跟蹤就業措施是否到位,即是否及時“給藥”,學生是否“按時吃藥”。第二,跟蹤就業幫扶措施是否見效,是否符合學生預期,能否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幫扶措施存在偏差如何“換藥”,或者需要作進一步的“診療”。第三,跟蹤畢業生初入職場情況,即專業、特長和崗位之間的匹配程度是否契合,技能和知識儲備夠不夠用,工資水平、晉升渠道等福利是否符合預期,是“堅守”還是“跳槽”,包含擬定職業成長途徑的幫扶。
參考文獻:
[1]蔡宏波.疫情對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的影響估測[J].人民論壇,2020(3).
[2]潘振,方長春.面向大學生就業的高校信息資源服務創新模式研究[J].情報科學,2019(9).
[3]劉宇文.當前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研究[J].學術前沿,?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