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玥
摘 要: 小學是培養孩子科學文化素養的重要階段,也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時期。數學這一科目是貫穿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重要學科,主要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反應能力以及鍛煉他們的主觀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意義。根據我國新課改的教學內容,那些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被教師充分運用,小學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數學建模這種教學方式。經過數學建模在小學學校的使用進行探究與分析,可以幫助小學生理解數學建模的意義,并開創小學數學建模教育觀念,重點培養小學生數學建模學習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數學建模的概念,其次又講述了數學建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最后及時提出了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策略,促使小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更好地為小學數學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 數學建模思想;小學數學;有效應用
一、 引言
自從我國大力推行新課改的教學模式以來,小學數學科目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既改變了小學生的主觀能力,又提升了實踐與創新能力。目前在各個小學課堂之中,數學教師經常會使用到數學建模這種教學模式,間接促使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反應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與此同時還能夠更好地體現出他們的想象力與創新力,有效幫助小學生盡快養成獨立自主的數學建模思想。經過數學建模當下的教育模式來展開探究與分析,可以更加理解數學建模思想,然后尋找并建立數學建模運用策略,促使數學建模在小學能夠順利地實施,幫助小學生擺脫邏輯思維的約束,為我國小學數學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 數學建模的概念分析
數學建模就是通過建立模型的方法促使小學生可以直觀以及形象地了解數學課程中碰見的困難與問題。結合小學生平時在課堂上掌握與理解的數學理論知識、各種計算方式與數學邏輯思維,以此來解決我們在生活中遇見的各種數學疑難問題,數學建模在當下的小學數學教育中,有著非常明顯的指導意義。目前我國當下的數學建模方式逐漸成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以至無法替代的教學模式,與此同時還獲得大多數數學教師的認可,小學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時,也獲得了十分理想的教學效果。
根據建模具備的立體形象特色,小學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可以選擇合理的時機來引入數學建模這種教學方式,把那些比較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轉換成更加直觀的形象,不再拘束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促使小學生可以輕松地、容易地理解與掌握數學問題。結合在數學課堂當中積累的知識,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以此來達到教學目標。所以,數學建模思想既可以讓各個小學數學課堂氣氛生動,又可以完善小學數學教學課程。
三、 數學建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一)促進小學生更加理解知識點
小學數學內容非常的枯燥乏味,而且還具有難以理解的抽象性。因為小學生的邏輯思維依然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即使是五六年級的學生,他們的邏輯思維也依然處在形象思維過渡至抽象思維的階段,大多數的小學生憑借自身的形象思維根本不可能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提升了數學教師的教學難度,還導致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容易理解與掌握。但是,只要充分利用數學建模的作用,就能夠有效解決這一系列困難。數學建模不僅能夠把抽象知識通過形象的模式來呈現,還更加適合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小學生經過數學建模能夠充分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點。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加強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升學習效率,能夠更加優化課堂教學氛圍。
(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過去的小學教學課程中,數學教師大多選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在課堂當中只是單一地把數學知識以及各個技能強加給小學生,間接促使小學生處在被動學習狀態,導致他們學習態度出現負面狀態,也沒有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果數學教師充分運用數學建模,則可以改變這種問題與現狀。小學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可以大膽地使用數學建模,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突出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傳授給小學生豐厚的知識重點,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組織。
(三)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使用數學建模方式,既能夠顯示出小學生的主導地位,還能夠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還可以鍛煉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利用平時在課堂中積累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疑難問題以及分析問題。經過長期的學習,小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數學知識并掌握,促使小學生數學文化素養以及整體素質都可以獲得極大提升。
四、 數學建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切合生活實際情況,建設教學情景
所有的知識都來自生活的啟發,并為生活提供方便與快捷。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小學生講解知識時,應該更多貼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建立生活化教學模式就屬于有效解決方式。數學教學內容具有非常強大的抽象性,導致小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意思,然而生活化教學情景能夠有效解決這種問題。生活化教學情景可以把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轉換成容易理解的生動的現象,幫助小學生能夠輕松地理解數學知識,并且還能夠激發小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強烈的學習欲望。這種教學模式非常適合我國當下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認知規律。小學數學教師在建設教學情景過程中,可以把數學教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在教學時選擇合理的時機導入與數學知識有關聯的現實生活情況案例,在課堂上對生活實際情況開展模擬,然后再通過數學建模教學對小學生實施科學合理的引導,在為小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的過程中,同時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與理解。比如,我們可以借助特定場景讓同學們自主地選擇自己想要模擬出的數學結構模型,從而在直觀的刺激和啟發中,自主產生探究的需求。這樣做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深他們對所學數學知識的領悟和理解。
〖JP2〗比如在蘇教版六年級深度探究“回字形”底面積的時候,我們建立了回字形數學模具,直觀感受水面的高度,同時進行了相關的數學實驗,在長方體容器上標注了放入正方體后和取出正方體后,容器的水位變化情況。在這個特定的數學實驗場景中,學生每個人都很積極地參與,他們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識和數學知識,出色地完成了實驗,并且成功地在腦海中建模。這個事例表明,借助特定場景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抽象的數學模型實實在在地落在學生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