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蝦
摘 要: 伴隨著國內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人們加強了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度,開始探討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在這樣的狀況下,傳統的傳授式教學模式已經很難迎合初中英語教學發展。為此,在新時期的初中英語教學當中,應當合理加強對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持續引導學生展開高質量的英語學習,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自信。文章主要對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 分層教學;初中英語;實踐
一、 引言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育本身是學生英語能力成長的奠基流程,同時也是初中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學科。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不同學生所具有的英語學習能力是不相同的。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是由于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知識結構也不同,日常的學習習慣也不一樣。這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的質量上出現了較大差異,進而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學習層次。在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傳授式教學是一種統一化的教學模式,針對所有學生展開統一的知識講解。這一教學模式不利于合理解決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化的問題,并且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導致初中英語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升。為了充分踐行新課改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度,在新時期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進行分層教學,以適應學生的英語能力成長需求,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二、 分層教學的基礎含義
分層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它具體是指教師在結合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層次,然后分別制訂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節奏能夠跟上,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對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而言,分層教學有著較高的適用性,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多地接觸自身所想要學習的知識,逐步推動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幫助學生在現有英語學習基礎上獲得更大的提升。在之前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僅僅會按照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層,但現如今的分層教學本質已經變得更加完善,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還有必要對教學任務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在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分層的時候,應當結合英語知識學習起來的難易程度展開,或者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程度和學習基礎進行分層,從而確保所教授的知識能夠適合學生的當前學習狀況,不會存在難度較大的問題。在分層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當允許學生自主展開學習,盡可能引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節奏與方法,尊重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性,給予學生較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與空間,充分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質量。
三、 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的合理性分析
在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下,初中英語教師也加強了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度,開始圍繞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創設不同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便屬于其中的一種,它能夠緊密結合學生的成長需求,有助于培育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同時,分層教學模式能夠
適合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可以減少學生的學習差異,避免出現兩極分化,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與傳統的傳授式教學模式不同,分層教學模式是圍繞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所展開的教學。初中英語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模式的時候,應當按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然后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分別設計具體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展開英語學習,逐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在分層教學模式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客觀分析自身的學習潛力與學習水平,合理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內容,規劃學習流程。初中階段的英語知識點雖然不是很難,但有的學生本身學習能力較差,英語學習基礎也較為薄弱,因而會在統一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劣勢。分層教學法則不同,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避免學生出現自卑心理,也可以降低負面情緒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使得學生長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二)能夠優化教師教學流程
在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調整自身的教學思路,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來分別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與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擺脫傳統教學方案與教學標準的約束,還有助于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在為學生規劃學習任務與學習內容的過程中,應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靈活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習策略,這本身可以優化教師的教學流程,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而且,分層教學模式多數時候都是由學生自主展開學習,不需要教師過多干涉,以確保學生學習的科學有效性。
(三)能夠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在傳統的教師主導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有機會發表自身的英語認知,即便存在一定的學習困惑,也不容易得到合理的解決。分層教學模式則不同,英語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分別制訂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夠學習到符合自身學習能力的英語知識。每當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有所提高的時候,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優化學生的學習規劃,為學生提供一些更高難度的學習任務,推動學生展開更深層次的英語學習。為了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在備課之前,對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引導,使得分層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
四、 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分析
(一)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對學生分層
學生是教師教學所面向的主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學習能力上的劃分,從而按照不同層次,具體展開分層教學。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個體化差異,合理對學生展開分層,將學生分為三個學習層次,即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以及中等生,然后分別為這些學生設置學習計劃和任務,提高他們學習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What color is his hair?”的時候,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已經能夠對本章節內容有所了解,教師要適當提高針對他們設置學習規劃的難度,要求他們在掌握本章節單詞的基礎上探討英語語法,從而使得他們的學習成績能夠更上一層樓;〖JP2〗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弱,那么便需要鞏固他們的英語基礎訓練,可以圍繞本章節單詞的學習開展教學;對于學習能力處于中等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學節奏和教學規劃展開教學。通過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合理劃分,學生都能夠找準自身的學習定位,并且可以展開針對性的學習,逐步獲得英語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