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學斌
【摘要】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斷完善教育理念,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才能夠為學生創造更有效的學習環境.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采取適當措施,優化課堂練習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在課堂練習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的練習內容應該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有利于讓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教材內容.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對于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也要隨著時代而轉變,將教學中心轉移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上.立足于新的教育理念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數學知識,還得引導學生將這些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難度有一定的提升,數學課堂的練習也變得更加重要.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練習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諸多因素,主要包括教學內容、習題難度以及學生掌握的熟練程度等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課堂練習活動,可以提升學習效率,對于培訓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也有很大的益處.作為小學數學的組成部分之一,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活動應該通過多樣的方式進行,這樣才能夠讓小學生樂于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從而成為對數學有鉆研興趣的人.
一、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現狀分析
(一)大量的書面練習,忽視實踐練習
許多的小學數學教師會在剛剛講述完新的知識后,就讓學生進行書面練習,很少設計實踐類練習,這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素養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二)重視難題,忽視基礎題型
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如果想要提升數學成績,就必須掌握難題,對于基礎題型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在設計練習題的時候側重于難題,很多學生不具備自主解決難題的能力,導致很多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愿意學數學.
(三)關注練習數量,忽視練習質量
部分教師愿意采用題海戰術進行課堂練習,很多時候已經下課了,但是學生還在教室里做題,過多的練習題讓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以得到提升.
(四)重視統一教學,忽視針對性練習
過去小學數學教學,為了應付考試,教師設計的練習內容都是一樣的,沒有將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進去,難以將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展現出來.
二、結合學生的生活來設計實用性較強的練習
小學數學知識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在實際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能夠將數學知識展現出來,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設計的練習題也應該更加貼近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數學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因此想要學好數學知識必須具有一定的數學思維邏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結合實際生活情況,學生會難以理解如何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會難以得到提升,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有負面作用.例如,在“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時候,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自主計算一萬以內的加減法,幫助小學生提高計算能力.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聯系實際的生活,讓小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計算連續三天的晚餐總費用,并給學生一些數字參考,讓學生將數學和生活實踐相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在日常的課堂練習中,教師也應該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認識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關系,讓學生能夠對學習和了解數學知識更感興趣.
三、結合學生的思維來設計靈活性較強的練習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具有非常靈活的邏輯思維,而且對知識有很強的學習欲望.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入手,為學生設計靈活的課堂練習內容.教師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興趣愛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練習活動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當學生積極思考時,他們的思維是非常活躍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收知識.例如,在“多邊形面積”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掌握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面積的公式,同時要求學生掌握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內容為核心,設計的問題靈活多變,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還要積極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不規則的多邊形,然后引導學生將多邊形分割成規則的三角形或梯形.老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設計一個多邊形區域,分成幾個規則圖形來設計花壇,并計算每個花壇的面積.在課堂上,課堂練習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使學生充分鍛煉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四、結合學生的水平設計差異性較強的練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意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發展會因其個人經驗和家長管教子女的方式不同,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然而,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設計課堂練習內容的時候也是如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需要設計不同類型和難度的習題.例如,在“分數除法”一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規則,并可以進行準確的運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生學習能力的差別,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對于部分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先讓他們進行整數除法練習,然后在利用分數除以整數,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進行分數除法學習.教師設計課堂練習一定要注意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五、布置課堂書面作業,讓學生牢固掌握理論基礎知識
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內涵進行研究,我們了解到練習是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學生只有通過練習才能夠讓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提高運算水平.開展課堂練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要測試課堂學習的成效,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開展書面練習,讓學生通過書面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書面練習可能有點枯燥,但是教師不應該放棄這種教學模式,可以結合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和完善書面練習方式.將新的現代教育理念與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融合,不僅可以讓學習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悅,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童心未泯的特點,利用講故事的方式來教授數學知識,給小學生營造一個有意思的情境,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例如,當老師講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童話故事的方式給學生講解知識:一只兔媽媽從地上撿到一個大胡蘿卜,兔媽媽回家后把蘿卜分成兩半,想要把它們分給兩只小兔子.這時,一只小兔子說,“媽媽,我想吃兩塊,一塊不夠我吃”然后另一只兔子說想要三塊.兩只小兔子都不愿意妥協,但是家里只有一個大胡蘿卜,這只兔媽媽很難過.教師這時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利用我們了解過的數學知識,能夠幫助兔子媽媽解決面臨的問題嗎?如果可以該怎樣解決呢?”營造故事情境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將課堂聯系與故事、競賽相結合,不僅可以傳授知識,而且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練習,體驗成功解決問題的樂趣.將新的教育理論融入課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六、練習設計層次化,激發不同層次孩子的興趣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一般都會采用統一的習題進行課堂練習,但卻沒有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學生接收知識的能力和速度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多層次習題內容的設計,使處于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都可以進行系統的練習,讓全體學生都可以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和解題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良好教育的權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方面會有不同的發展前景.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內容的時候應該由簡單到困難,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進行練習,讓后進生通過基礎練習鞏固他們所學的知識,使中等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讓優秀生能夠靈活的掌握較為復雜的題型.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都能夠較好的學會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奧秘和樂趣,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課堂練習,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設計更加適合新時代小學生的課堂練習模式,這對于小學教師而言是一項艱巨的挑戰.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必須全面系統的了解學生,從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入手,有針對性設計課堂練習,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讓學生愛上課堂練習,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習和成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優化課堂練習的質量,學習是一個長期而系統工程,學生的課堂練習和課前預習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思維興趣,為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靈活的練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在設計練習的過程要注重數學的實用性,注重練習和實際生活結合的力度,通過開展課堂練習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所以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地創新課堂練習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煥賢.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實踐與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28):179.
[2]聶懷媛.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分層設計的思考[J].考試與評價,2020(10):121.
[3]趙新東.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探討[J].新課程,2020(43):213.
[4]李菁.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科幻畫報,2020(0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