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君玉
摘 要:目前來看,新課改政策不斷深入,中國各個階段的學校都在改進優化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提升學生的班級主人意識及組織能力,負責班級活動的開展,實現良好的自我管理,提升班級凝聚力。所以相關教師要轉變觀念,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個性及能力等,有針對性地制定自主管理模式,激發學生的管理意識,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對此,文章進行了細致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鄉接合部;初中學生;自主管理;改進方式
一、 引言
城鄉接合部主要是指城市和鄉村地區的過渡地帶,又被稱為城市的邊緣。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當今城鄉接合部地區的學校逐漸轉變了思想觀念,優化了傳統的教育政策,在此過程中也對教師及學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所以相關教師要拋棄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同時創建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體系,讓學生參與其中處理班級事務,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成為學習、班級的管理人,為其之后發展奠定基礎。
二、 初中學生自主管理的含義和重要性
(一)含義
在初中階段教學中,班級是培養學生、引導學生及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時首先接觸的環境。目前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大多正處于稚嫩及成熟的轉變期,自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相比小學階段大多數學生都能控制思維轉變及情緒等。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及班集體能有效地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引導,讓其明確學習的目標,改正自身錯誤的行為,加強凝聚力,讓其成為班級的主人,處理班級事務,以此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此外在實際班級管理中相關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開展,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同時轉變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等,適當地放手讓學生管理班級及同學,在繁忙的工作中省下一些時間來提升自己及研究教學,達到共贏的目標。因此,開展學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索對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意義,且其也是未來教育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
(二)重要性
首先就是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在初中班級管理中開展學生自主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滿足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及思維轉變力,同時讓學生在管理過程中體會班級的復雜,重新認識同學們和自己,提高自我控制水平,以此為班級自主管理提供基礎;其次,開展學生自主管理能讓學生從班級的跟隨者、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工作者,提高班級凝聚力。在自主管理時每位同學都可以承擔班級的任務,不論學習好壞、能力大小都能為班級貢獻自己的力量,滿足了學生的獲得感。然后在開展學生自主管理方式的同時,相關教師要轉變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生觀,以此提升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且此點不僅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之一,也是教育政策中素質教育未來的發展需求及標準。
三、 城鄉接合部初中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問題
(一)實際班級管理中教師過于重視自己的地位
初中階段班級管理中,部分教師過于重視自己的地位,在制定班級制度及開展活動時都是由教師進行決定,學生只需要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按時完成任務即可。在開展學生自主管理時學生負責的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崗位,重要的崗位仍舊掌握在教師手中,壓制了學生的發展及自主能力,導致在完成任務時學生的自控力較差,情緒化較為嚴重,無法落實教師分配的任務。
(二)現有班級管理制度較為傳統
和傳統班級管理相比,部分教師過于重視自己的地位,在管理中將自己作為主體,強行安排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著手處理班級問題,導致學生自主能力較差,為之后的發展造成了影響。所以相關教師要轉變觀念,強調學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和意義,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及參與性,將學生的成績、日常表現及個人紀律作為主要的參照目標,有針對性地選擇崗位負責學生,同時要改進現有管理制度,讓學生參與其中,以此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
(三)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較差
在傳統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大多是順從者、被管理者。如其在學校受到教師的管理,回到家庭還會受到家長的管理,所以其大多缺少自主管理的經驗,常常會因思維轉變不及時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班級重要事務下達不及時,無法執行班級制度條例,為班級管理造成了影響。所以相關教師要加強引導工作,多鼓勵,定期地對重要的崗位負責學生進行培養,讓其明確管理的目的,從實踐中吸取經驗,提升管理的質量。
四、 提升城鄉接合部初中學生自主管理水平的方式
(一)有針對性地制定班級體系,提升學生管理興趣
在初中階段想要有效地開展學生自主管理,首先就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和幫助一些自主能力較差的學生,同時要創建良好的班級管理體系,規范學生的自主管理,以此為學生自主管理模式開展奠定基礎。相關教師可以使用班會時間帶領全班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共同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其中包含班干部的選拔、公約制定、值日安排、學習監督等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性,提升學生的管理能力。
其次就是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初中階段的班級較多,所以相關教師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降低自身工作壓力,提升學生管理意識。如在開展管理中教師要轉變觀念,拋棄唯我獨尊的想法,將學生作為主體,讓其從順從者變為參與者,同時要制定獎罰措施,對自我管理較好的學生要進行鼓勵、加分或實物獎勵等。相反也不要急于批評,而是要了解其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其走向正確的自我管理道路,提升班級凝聚力。此外要提升學生對班級的信任感和歸屬感,讓學生了解班級就是一個小型的家庭,榮譽和失敗不單單是其中一個人的事情。最后學校也可以定期開展班級評選比賽,選出自主管理能力較好的班級或學生,在午休或早操時間進行公示,提升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
(二)創建有個性的班級文化
在開展學生自主管理方式時教師要仔細布置班級內容,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汲取知識,消化知識。如教師可以將板報工作及內容全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讓其共同制作多種類的板報;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開放教室權限,讓學生可以自由布置班級的每個角落,展示獎狀、字帖、撰寫的文章、詩詞及日常一句話等。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展示自己拍攝的相片及畫作等,打造有個性的班級文化,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規范自己的行為,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