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學
摘 要:進入信息時代以后,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也發生了改變,不再局限于傳統教學模式與形式,利用微課能夠重新煥發出課堂的生機,提升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上的積極性。基于此,文章針對微課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其他教師提供一定參考,促使微課能夠得到有效應用,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微課;運用
一、 引言
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過程中,根據教育領域的需求產生了更多的教學形式,而微課便是其中之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已經運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根據該方法的應用效果來看,能夠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對提升其數學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就針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二、 微課簡介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微課主要指的是教學過程中以某個知識點為基礎,將其制成一段微視頻,用于進行學習的在線資源,其中包含了微練習、思維導圖等,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與效率。微課本身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具體表現為擁有非常明確的指向以及主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用最少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將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有效解決。微視頻本身是較為獨立的結構,主要是對某個難點問題進行講解。每個微視頻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常常是圍繞著某個知識體系而展開,呈現出良好的直觀性與交互性。雖然與其他科目相比較視頻時間相對較長,但也會控制在10分鐘之內。
三、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一)解決教學難點
眾所周知,高中數學在知識內容上是非常抽象難懂的,學習難度也更大,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產生恐懼心理,若是在某個知識點上的學習非常困難,沒有將其弄懂,數學成績將會變得越來越差。若是在學生學習時有人能夠從旁對其進行指點和輔導,降低其在學習上的難度,能夠盡快完成知識的學習,其數學學習成績將會變得越來越好。因此,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中的難點、重點內容進行制作,實現一節微課解決一個知識點,讓學生可以開展有針對性學習,解決學習中的難點。學生還能夠充分利用零散時間對微課視頻進行觀看,直到徹底理解和明白微課所講解的內容。當微課觀看結束以后,學生還可以利用微練習展開自我測試和補救,并借助舉一反三方式攻克難點,增強學生的自信。
(二)加強探究合作學習
在新課程要求下,應當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學習能力。由于高中數學難度過大,展開合作探究學習時所消耗的時間也更多,再加上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對于中等偏下的學生來說難以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根據相關調查研究,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探究合作學習法使用的次數很少,微課的運用則有希望改變這一情況。例如,當對“橢圓標準方程”進行教學時,教師先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預習情況,再利用圖形計算器展開探究性知識講解,以便引導學生思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實現“翻轉課堂”。
(三)彌補教學資源的不足
如今,用于制作微課的軟件非常豐富,制作上也更加簡單,對大部分教師來說只需要學習一段時間就能夠完全掌握。對學校來說,可以將具有豐富經驗教師所制作的微課視頻放入公共區域供廣大師生使用,學生還可以將作業反饋到公共區域中,使得教師能夠實現在線批閱。面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函數等較為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直接篩選出較高質量的微課視頻運用于課堂教學,彌補學校在教學資源上所存在的不足。只有當學校擁有充足的教學資源,才能夠促使教學工作得以良好開展;學生可供選擇的材料變得非常多,將促使學生更高質量地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
四、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利用微課展開課前預習
學習任何科目時,都應當進行課前預習,這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能夠起到積極作用。通過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就能夠跟上教師思路,高質量完成課堂學習。微課出現以后,對于高中數學教師來說,應當有效運用微課對高中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高質量完成課前預習。在學習過程中,相較于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學生更容易接受和學習形象化的知識。微課就能夠起到這一作用,使學生能夠自主完成課前預習。例如,當教師在對“空間中的點、線、面三者關系”進行講解之前,可以將本節難點與重點內容通過微課小視頻呈現給學生,在學生進行預習時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學生在利用微課進行預習時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隨時進行暫停與播放,更能夠對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反復進行觀看,為課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將微課運用于課前預習,與以往學生獨自按照教材進行預習能夠獲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并對數學教學質量進行優化。
(二)利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
對高中生來說,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是較為困難的科目,若是想要通過日常課堂學習提升數學成績,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師將微課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自學,教師只需要從旁進行必要的輔導即可。學生利用微課視頻進行學習,能夠有效找到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出適合學生解答的問題。這是教師教學實踐中的關鍵工件,需要基于學生、教材創設出適合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出微課本身所具有的優勢,促使學生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明顯提升。例如,當對《空間幾何體的結構》進行教學時,由于部分學生立體思維能力相對較差,借助微視頻展開教學能夠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在感官上給予學生刺激,也是為學生的學習創造相應的學習情境,使得學生在此方面內容上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還能夠培養學生本身的空間意識,以此來提升學習效果。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否有一個適合的情境對學生的學習將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微課的應用則能夠解決該問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三)利用微課實現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