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陽



摘要: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隨著新媒體、自媒體的迅猛發展,短視頻創作興起,市場需求量大,內容制作魚龍混雜,惡意剪輯拼接的低俗視頻亂象頻出。本文論述了《非線性編輯》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路、方法、模式及成效,探索并實踐了一套知識及既能并存,技術與藝術同行的創新型模塊化教學,以期為踐行課程思政及落實三全育人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課程思政;非線性編輯;模塊化教學
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我校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大力推進學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建設,致力于使各類課程與思政教育相融合,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文素養,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格局。
一、《非線性編輯》課程思政內涵及必要性
《非線性編輯》課程是開設在廣播電視工程專業大三下學期的一門必修性質的專業課程,在專業課程學習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本課程是對影視制作后期相關課程的融會貫通,并指導專業實踐課程,以更好地完成影視作品制作,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對視頻編輯的原理、技巧、程序與具體運作應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視頻剪輯的基礎軟件,培養學生通過軟件工具完成自己的作品。
隨著新媒體、自媒體的迅猛發展,短視頻創作興起,市場需求量大,內容制作魚龍混雜。“流量與品質很難兼得”成為市場尷尬的現象。現如今因為像暴力、色情、八卦等低俗網絡視頻充斥身邊、對學生有很強的負面影響。所以在素材選擇和設計任務時,選擇的教學載體必須加強學生對正能量,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的關注,不能隨波逐流。必須依靠影視從業者的社會責任去抵制低俗的內容腐蝕市場。
二、《非線性編輯》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構建
(一)模塊化重構教學內容
本門課程從理實分離的學科式教學到由簡至繁的案例模塊化設計,遵循OBE教學理念和教學規律,重構課程架構,如圖1所示。 傳統舊課程架構中以教材目錄為依據,進行課綱學時劃分,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能操作,對素材選擇、項目連貫未加思考。心得課程架構從重技能的項目課程到深入改革,走進基于工作過程的“思藝相融、技德同行”的模塊化課程改革。從簡單模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入以結果為導向、遵循認知規律、以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的的新型模塊案例教學模式改革,每個模塊和案例均以學生為中心,關注行業變化,聚焦習得效果,優化教學模式。
(二)挖掘思政元素,豐富素材庫
《非線性編輯》需要大量的案例素材,這些素材的類型有靜態的文本、圖片素材,也有動態的視頻片斷。教師在備課選擇課程素材時事,緊跟時事熱點、凸顯愛國愛黨,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和專業教學相關、蘊含一定文化精髓的內容,如《武漢2020》、兩會報道精剪、《山海情》等 。在觀看素材、完成剪輯的過程中,向學生引入素材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愛國情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思政教育和專業教學完美融合實現價值引領和專業教學,構建優質思政元素資源和載體。
(三)以“作業書包”為模式,逐步優化豐富作品
在此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提出“作業書包”的概念,要求根據素材選定主題,每到一個模塊進行作品修建的補充,一步步豐富優化作品直至成型。例如,學生通過觀看《我和我的祖國》模仿拍攝出《我和我的校園》視頻短片并進行剪輯。從粗剪模塊開始,引導學生完成拍攝鏡頭的簡單跳接、相當于完成作業雛形,后期根據模塊深入學習、不斷豐富完善作業效果、通過添加藝術字幕、特效轉場、渲染音效等一步步將最終影片《我和我的校園》剪輯完成,達到作業書包的豐富和完善。
三、《非線性編輯》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改革
(一)教學設計模式改革
《非線性編輯》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一門課程,是圖文生茂并存的課程,教學過程中不能讓學生感覺到乏味,要選擇合適的案例、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興致。本課程以學生為本,使用CBL、TBL、翻轉課堂和榜樣示范法進行教學。
1.CBL教學法
在選擇素材時,對相關素材折射出的課程思政元素進行挖掘和深化,利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向同學們宣傳傳達。例如通過選擇《哪吒》、《大鬧天宮》等體現古色古香和傳統文化的視頻素材,強化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四個自信;再如以《港珠澳大橋》、《大三峽》等風景紀錄片為例,引入遮罩通道等文字特效,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TBL教學法
在綜合創作環節利用TBL即團隊教學法,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確定主題、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共同完成小組作品的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意識,通過小組的合作和碰撞,讓小組成員間收獲了除了學習技術之外的同學情誼和互幫互助的可貴品質。
3.翻轉課堂教學法
教師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對于一些知識點的學習由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自己來完成,然后再利用一部分課堂時間來分享學習所得。例如,講解非線編的研究領域及應用知識點之前,,老師提出“抗擊疫情過程中,看到了那些印象深刻的視頻”為探討內容,學生提前查閱搜集資料,在課堂上共同討論自己的見解,以及對自己生活的影響。通過翻轉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4.榜樣示范法
在視頻處理的講授中,找網上或身邊感人的事,邊制作邊讓學生感受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努力向榜樣們學習,不忘初心,自覺養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與此用時、還向同學們傳達“榜樣在身邊”的宣傳教育理念,通過宣傳表揚班級同學、找尋同學們身上的閃光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
(二)課程考核模式改革
課程考核致力于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體系。課程采用多元化課程考核評價體系間。課程的成績不是單單只包括期末的卷面以及平時的出勤情況等,加大及時反饋、實施過程考核及形成性評價的占比,通過學習通的“簽到、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測驗、拍攝、問卷、評分、分組任務、計時器、直播、群聊、通知、白板、同步課堂”等插件實時反饋學習效果,完成實施過程考核;融入形成性評價考核維度,采用自評+互評相補充,自評包括學生和教師的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調整;互評包括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評價,對學生的努力程度、接受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綜合評價。
四、結語
《非線性編輯》課程思政改革是將非線性編輯技術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的融合,課程思政是一種嶄新的教學載,這也要求教師不斷地從實踐中獲取經驗教訓,不斷地完善改革方案,努力從課程教學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出發挖掘思政映射與融入點并確立教學模式,通過各方通力協作、積極探索、長期實踐,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切實培養一批政治堅定、引領時代、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媒體從業人員。
參考文獻:
[1]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2]張小艷. 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融入“課程思政”的基礎會計教學改革[J].黑龍江教育,2021 (2):29-30.
[3]陳昕. 工科類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與實踐以“數字非線性編輯技術”課程為例[J].藝術與設計,2021 (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