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英
◆摘? 要: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使學校教育制度下的教學理念也在發生著深刻變革。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是教學過程中的“軟肋”,學生在文字表達上缺乏靈感,有著較強的應付意識,導致其作文質量不盡如人意,給其實踐能力發展造成了巨大困擾。本文將對課外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一些促進二者融合發展的建議,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課外閱讀;教學分析;實踐策略
作文寫作和閱讀教學有著諸多共通之處,在教師合理方法引導下,相信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將會得到大幅提升。但在傳統不合理的教學方式下,課內閱讀教學占據了學生學習大量時間,導致學生的其他能力發展受到訓練的時間有限。此外教師未能打通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聯系“關節”,導致學生在閱讀學習中不會對寫作問題有效思考,在寫作中不會調用自己的閱讀經驗,等等。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重視對語文教學的綜合化改革開發,促使學生的單一實踐素養得到有效地強化發展。
一、課外閱讀教學給學生作文寫作練習起到的重要作用
1.課外閱讀學習提升學生的識字量和語言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能力尚在初始發展階段,需要通過大量閱讀和學習提升自己的識字數量,在學習中保持持續的成就感和好奇心。對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大量課外書籍進行閱讀,使自己的意識在文字上得到有效投射,使自己的世界觀在文字的輔助下不斷擴展,為學生進一步的能力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想象、幻想能力。在傳統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文素養的培養存在一個明顯誤區。即認為小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只需要將題目告知給學生,學生就可以憑借自己的想象創作出一些“佳作”。但實際上學生很多“不著邊際”的想像,給教師和家長造成了錯覺。真正的想象仍需要建立在豐富的認知基礎上,光怪陸離的思維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幻想能力。對此教師要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教學,利用個課外豐富的故事、人物,使學生對現實世界的認識不斷延伸,促使學生語言表達上展示出更出色的想象。
3.課外閱讀給學生提供寫作模板和素材。小學教學階段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經驗都相對有限,構思文章的能力也相對匱乏。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課外閱讀中人物的特點、故事的結構、風景的描述手法進行多用的分析和總結。鼓勵學生在寫作要寫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考,不必非要對自己的“真實經歷”進行敘述,使學生在作文寫作中保持更靈活的思路和廣闊視野。
4.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文字鑒賞水平。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要逐步學會對自己的文字進行準確組織和多樣拿捏,不斷總結自身寫作和閱讀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材的內容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中作用相對有限。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樣的閱讀資料,讓學生從海量閱讀中對文章的構思技巧、表達技巧、文字技巧等做到更有效的分辨和鑒賞,使學生對自己寫作的文字做到更多層次的思考,在語文寫作中展示出自己的潛力和才能。
二、促進課外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融合開展的策略
1.教師教會學生學會閱讀。在閱讀課外作品中,更多學生只為單純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對文章的構思、人物等細節內容缺乏關注和思考。對此在教學中,首先要教會學生學會閱讀,能夠對文章內容進行有效概括和提煉,為自己的作文寫作奠定重要基礎。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對文章的題目進行反復品鑒,對文章的整體結構進行總結,對文章中國的細節語言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對關鍵的字詞進行圈畫、模仿等,使學生從閱讀學習中積累足夠“養分”,樂于在作文寫作中進行更積極大膽的嘗試。
2.給學生提供課外閱讀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無法開展課外閱讀學習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必備的學習資料。一方面學生自己的學習視野十分狹隘,對課外閱讀內容缺乏理解。另一方面物質條件、客觀現實生活、缺乏必要的生活經驗等,都使學生缺乏獲取書籍的路徑。對此教師自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閱讀書單,給學生分享附近圖書館、書店的地理位置。在課堂內成立“圖書廣角”,給學生提供課外閱讀資料等,使學生的閱讀“門路”得到不斷擴展。
3.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在小學教學中,學生無法保持閱讀習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課外閱讀學習得不到獎勵和肯定,課外閱讀學習和課內學習“不兼容”,導致學生對課外閱讀逐漸喪失了興趣和信心。對此教師要將課外閱讀教學引入到正式的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激勵、獎勵內容,使學生愿意在課外閱讀學習中投入足夠精力。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定期開展課外閱讀鑒賞、分享活動,鼓勵學生將自己近期閱讀作品中拿到課堂中進行分享和討論等。
4.鼓勵學生進行素材借用、和模板模仿等。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模仿、改編訓練等,使學生具備更多元的創作意識和動力,彌補學生個人生活經驗不足的缺陷。但值得注意的是,模仿絕不是抄襲。例如鼓勵學生對《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進行改編、續寫寫作,使故事的結尾符合自己的預期和偏好。
5.在寫作前,給學生準備更多的課外閱讀資料。在語文課堂寫作中,教師可以在寫作前給學生提供一些閱讀資料,使學生打開思路,對作文內容形成多樣化的思考。例如在開始《猜猜他是誰》中,教師搜集一些描寫人物的片段和詞語,鼓勵學生對其進行閱讀和思考。按照自己的思路對熟悉人的進行創意性的寫作,讓其他學生對自己描寫的人物進行猜測等。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課外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能力提升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采取更加操作性、現實的教學指導策略,使學生的課外閱讀視野得到切實的提升,在作文寫作中展示出更強的天賦和才能。
參考文獻
[1]許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9(10):221.
[2]方芳,邵曼莉.淺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語文課內外,2020(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