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龍
◆摘? 要:趣味教學是以一種輕松愉悅的方式,通過各種充分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和活動,是引導學生心理情趣為主導,以全方位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樂趣為目的,展開的一種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并且習慣性的、創造性的不斷探索和追求真理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充分的滿足學生的需求、求知欲以、創造欲。不斷地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的樂趣,進而充分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趣味教學;初中信息技術;應用探索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就決定了在當前的綜合教學體系中,信息技術課程是符合時代發展中和素質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門重要學科。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不僅僅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知科技和時代的進步,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和處理的能力和總能夠和發展的能力;不僅讓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擴寬知識視野,還能讓學生掌握一項實際操作的技能,并且通過這項技能更好地開展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提升工作、學習、生活的效率,信息技術課程在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新課改的倡導下,趣味教學已經成為引導小學生進行學習信息技術,并且持續保持學習狀態的有力手段。傳統信息技術課堂以應試為主,學習過程中套路化、形式化、模板化痕跡過重,已經越來越脫離人類發展的軌跡,不利于現代文明的前進。
一、創設趣味故事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基本學科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階段,且初中學生正處于人體發展的青春期,在這個階段的學生普遍具有反傳統、反常規、反權威的逆反心理,并且非常有自主意識和主見。初中階段的教學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人格發展,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和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學習熱情。信息技術課程區別于傳統的其他學科,信息技術的課程內容相對比較靈活,需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其教學方式也區別于傳統的書本理論教學,而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信息技術的課程還在于要培養學生認知世界、獲取各方信息和解決各類問題的能力。因此,創設課堂趣味情境則更加適合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例如,在學習各類軟件的使用是,我們應該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動手使用軟件。教師創設一個趣味故事,如:最近小明遇到了一個麻煩,小明發現自己的分數忽高忽低,學習成績非常不穩定,小明去找老師詢問解決的方法,老師告訴小明,你應該仔細分析每次成績的分數,細化到每道題的得分,根據數據來分析你的問題出在哪里?小明非常苦惱,讓我們來幫助小明解決他的成績分析吧!教師創設故事情境,充分將學生引入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探索和解決的能力,再在學生實踐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引導和幫助,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度和掌握度。
二、搭配多樣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單一沉悶的課堂內容和教學活動很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尋找和搭配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內容便成為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的有利方法。例如,在引導學生進入信息技術的基礎理論課程時,教師不要一味的按照課本知識進行單向灌輸,應該將理論知識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講解,并且搭配實踐操作,讓學生通過使用技術去解決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此外,將小組合作學習和開展各小組之間的競爭相搭配,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核心,指定總體目標,通過評比各組的學習質量和成果是否達標,來加強合作學習的能力和競爭精神,驅動學生為了小組榮譽開展自主學習,并且進一步鉆研提升學習效果的方式。大部分信息技術課堂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充分采用學生進行授課的方式,由學生提前預習,輪流在課堂上講述不同的課程內容,促進學生更好地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理論聯系生活實際,促進學生知識吸收
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學科素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性,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不深,甚至完全無法理解晦澀的理論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便于學生充分的認識和理解理論概念。例如,在介紹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時,結合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背景,選取其中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則更能加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也能促進學生吸收理論知識,加強知識的遷移性。并且通過學生互幫互帶的模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給其他學生講述其對理論的理解,且結合自身的實踐操作經歷進行分享和總結,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讓學生真正掌握這項技能。學生間互動交流能更好地調動起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積累來自主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有利于避免學生過分依賴老師,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知識的吸收。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方式的不斷轉換,趣味教學在提升教育質量和課堂效率方面已經逐漸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通過創設趣味故事情境,引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再通過搭配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真正使得學生參與進信息技術的課程學習中來,并且通過聯系實際,讓理論內容不再枯燥,變得生動有趣,促進學生更好地吸收理論知識和真正地掌握實踐操作技巧。當今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勾畫了新的發展藍圖,需要教育轉變傳統的教育理論和方式,趣味教學不乏是一個有力方式和良好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肖祖川.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J].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匯編,2019,1(03).
[2]湯美玲.基于信息化環境下的“大組管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有效性的實證研究——以初中信息技術課為例[D].福建師范大學,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