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英鮮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語文教師意識到美育教育在學生未來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在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在古詩詞教學中的融入度。除此之外,美育滲透可以改善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潛移默化中形成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滋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美育滲透;策略研究
古典詩歌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是國學的精髓所在,古代數千年積累下來的詩詞瑰寶向世人展示著眾多文人騷客的智慧凝練,其語言之絕妙、意境之悠遠。但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過于注重古詩詞的背誦記憶,忽略了其中意境的感悟與學習,而新課標中指出新時代的教學應該注重個人素養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教學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其思維活性,強化其審美情趣,最終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斟字酌句,感悟詩歌的語言美
古典詩歌中語言,更重語言中的“煉字”環節,古語云:“吟成一個字,捻斷數根須?!笨梢姽湃嗽趧撟鲿r的情節,往往一個字所表達出的情感需要細心的體味其中的意味,方覺恍然大悟,醍醐灌頂。在詩詞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細細的體會語句中的情感流露,感悟詩歌中的語言美。
例如,在教學《望江南》時,教師可以逐字逐句的進行分析講解,并通過細致的語言表述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想要傳遞的心情。比如作者的前兩句“梳洗罷,獨倚望江樓?!笨梢泽w會出作者帶著美好的期盼和無法抑制的心情等人歸來,該句中的“獨”更是點出了一個人幽怨的心情。而第二句“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备峭ㄟ^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和水悠悠來說明女子心中的哀愁,更說明作者心中的專一之情,但是一次次的理想幻滅讓作者腸斷白頻洲,更是將該詩的情感推向高潮,孤寂、苦悶氣氛的烘托無不引人遐想,這是多么凄美的相思。講完詩詞后,將時間交給學生,允許相互之間的討論研究,感受詩詞中的感情以及在腦海中繪制出詩詞描繪的畫面,體會相思斷人腸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同時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在相互討論中推動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二、身臨其境,體驗詩歌的意境美
站在美學的角度分析,事物表達的意境尤為重要。意境說不清,道不明,但卻真實存在且能夠激蕩人們的心靈,使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古詩詞更是如此,往往通過語句的表述為人們描繪出一幅幅情境各異的畫卷,引人遐想、使人深思,僅僅幾句言語便能夠為讀者展示一幅具有情感的藝術品。所以,在古典詩歌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給予學生引導,讓其感悟意境所帶來的情景交融的美妙世界。
例如,在教學《使至塞上》時,本詩所展示的場景是作者奉皇命遠赴邊關慰問守邊的將士途中所創作的一首紀行詩。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時可以真實的感受當時所處的環境和情境,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與詩文類似的動態場景以及應和場景的音樂作為背景,促進學生感悟詩歌的意境。本詩的前兩句由近及遠的描述路過的塞外場景,也向讀者闡述所行的目的地,在背景視頻和音樂的襯托下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邊陲大漠的雄奇景象,尤其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體會始終描繪的邊陲的景象。但站在全詩的角度,融入作者的意境之中,又可以體會出在大漠景象下升華出的一種慷慨悲壯之情。通過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配合教師的細心講解,以及學生自身對于詩歌場景的融入深切的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幅蒼涼且雄渾的邊關場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詩歌理解力。
三、解文入情,品味詩歌情感美
古典詩歌不僅具有語言美和意境美,也具有極強的情感美,人常道:“借景抒情、借物喻情”,也是古代詩人創作時的一種必備手法。雖然詩歌內容簡短異常,但在教師的指導下去品味深藏在詩詞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就能感受到不同場景下的憂愁、哀怨、喜樂、悲歡、愛恨、離別等等復雜的情感美。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加強學生對于詩歌的分解能力和意識,強化學生的審美體驗,陶冶學生的情操。
例如,在教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首先教師帶領學生朗讀全文,站在全局的視角對詩歌進行全面的體悟。當朗讀完后引導學生進行詩歌的內容分解,并逐句的分析詩歌中的情感美。比如“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中的場景描述為忽然一夜的北風襲來,雪花紛紛灑落下來,向我們表達著送別時的環境,同樣的后面三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內容都在為作者的送別鋪墊著環境,由此襯托出雪中送別的離愁之情。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此進行思考和想象,以便能夠更加深刻的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表達。接著中間的兩句詩“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表達出離別前的踐行宴,從環境中可以看到是邊關送別,將離別時的情感娓娓道來。接著最后面的幾句詩則表現作者送別朋友時的場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簡單質樸的語言表達戰友之間的真摯情感,字字傳神,從環境描寫到事情經過的展示,再到離別時的環境描寫,抑揚頓挫,可以在詩歌表達的環境中品味友誼的深刻,品味友人歸京的一種悵然若失的愁思。
四、結語
在初中古典詩歌教學中,進行美育的滲透是一種正確的方式,因為古典詩歌中蘊含著動人的情感、雄渾的美景、壯闊的天地以及感人的故事等。在這些內容的學習和體會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能夠有感而發的說出自己對于詩歌的理解,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逐步的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芝妮.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美育滲透研究[J].明日, 2019(29):134.
[2]蒙瑞常.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美育教育滲透研究[J].讀與寫(教師),20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