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發琴
◆摘? 要: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快速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文字功底的重要途徑,因此,語文在學生的九年義務教育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從前,我國語文教學當中選取的教材大部分是人教版,但現在,隨著新課改計劃的推行,語文教材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化。本文主要通過對比分析人教版與統編版的語文教材,提出教學意見,希望對小學語文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舊教材;對比分析
語文,是學生學習中文的基礎,也是人們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小學是學生的啟蒙階段,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時期,以前我國大部分學校在選取教材的時候,常常選取的是人教版,自從2017年之后,教育部要求全國的小學和中學在選取語文教材的時候,統一選擇“統編本”。
一、小學語文人教版與統編版的對比
(一)排版的對比
1.目錄對比
通過對比人教版和統編版的語文教材目錄,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大部分的經典課文,統編版都保留了下來,但是在順序上進行了大的調整。統編版的語文教材運用了雙線組織結構,將文章由易到難,進行了調整,并且每一篇文章的行間距更大,排版更加清晰簡潔,便于學生閱讀。
以五年級上冊人教版的目錄與五年級上冊統編版的目錄進行比較,可以看到統編版保留了《桂花雨》、《珍珠鳥》、《落花生》、《我的長生果》等經典文章,但是在文章的排序上有了很大的調整,比如《我的長生果》這一篇文章,內容對于學生而言難度比較大,人教版中分布在了第一組中的第四篇文章中,但是在統編版中卻分布在了第八單元,明顯統編版的排版更加具有科學性,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2.閱讀板塊對比
由于我國之前語文教學的教材選用的是人教版,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常常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教師在教學一篇文章的時候,常常讓學生進行精講精讀,并且反復操練,但是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比較少。針對這一問題,統編版的教材在閱讀的排版上進行了改編。與人教版的閱讀文章相比,統編版保留了人教版當中語句優美,適合教學的文章,刪減了一些不適合教學的文章,例如,五年級上冊統編版的語文教材保留了《松鼠》、《“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等閱讀性較強的文章,刪除了《竊讀記》、《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走遍天下書為侶》等不合時宜的文章,這一改編造成了統編版教材文章數量的減少,但是統編版教材進行了彌補,增加了“快樂讀書吧”這一板塊。“快樂讀書吧”這一板塊,是統編版的重要創新之一,例如五年級上冊統編版的語文教材當中的第三單元就有“快樂閱讀吧”,這一板塊能夠幫助學生主動的閱讀文章,消除內心當中不愛讀書的消極心理,因此教師在進行“快樂閱讀吧”這一教學課程的時候,要引導學生主動的閱讀課文,并引導學生主動的與其他同學進行探討,既增強了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又提升了學生之間的友誼。
3.口語交際板塊的對比
人教版語文教材和統編版語文教材均有口語交際這一板塊,但是統編版對口語交際這一板塊進行了極大的改編,使口語交際這一板塊成為統編版教材的一大亮點。與人教版教材相比,統編版的口語交際進行了單章的梳理,并指出了本章口語交際的目標,使得每一位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的時候有明確的目標,從而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通過對比五年級上冊人教版與統編版的語文教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人教版的每個單元都有口語交際這一板塊,但是每一章都將口語交際與習作作為一個整體,因此,大多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常常忽略口語交際這一板塊,而更加注重學生的寫作,從而導致學生的口語能力無法得到提升,降低了教學的質量。而五年級上冊統編版語文教材當中,只在第一、三、六、八單元有口語交際這一板塊,盡管在數量上有所減少,但一個單元將口語交際與寫作進行了區分,并且明確指明了每一單元口語交際與寫作的目標,讓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保證學生能夠全面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文章對比
1.文章數量上的對比
人教版的語文教材,常常選取具有豐富內涵的課文,并且課文的種類十分的齊全,包括散文,詩篇,敘事文等,體現了豐富的文學體系。通過統計五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教材,可以了解到教材當中有28篇必讀文章(其中包括14篇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8篇選讀課文,8個口語交際板塊,8個寫作板塊。而統編版教材在課本數量的選取上有所減少,以五年級上冊統編版語文教材為例,一共有27篇必讀文章(其中21篇精讀文章,6篇略讀文章),8個寫作板塊,4個口語交際板塊,1個快樂閱讀吧板塊。通過對比,可以清楚的看出統編版語文教材的課文數量有明顯的減少,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但是增加的快樂閱讀吧板塊,有效的提高了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幫助教師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2.課文類型的比較
由于人教版語文課本上有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區別,導致大多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常常只關注精讀課文的教學,而忽略了略讀課文教學,有的教師甚至根本不進行略讀課文的教學,從而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有限,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高。而統編版語文教材充分體現了教學要求,注重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因此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也沒有明顯的區別。并且統編版教材增加了許多傳統的課文,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既能學到知識又能了解到中華的優良傳統文化。例如,通過比較五年級上冊人教版與統編版,可以了解到,人教版在選取課文的時候只選取了三首詩,而統編版總共選取了六首詩歌,由于可以看出,統編版教材更注重傳統文化的教學。
(三)課后習題對比
1.課后習題數量對比
通過對比人教版與統編版教材的課后習題,可以了解到兩個版本課后習題數量沒有很大的差距。每一篇課文后的課后習題一般只有2-3道題目,數量并不多,由此可見,語文教學的目的更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盲目的進行題海戰術。
2.課后習題類型對比
語文教材的課后習題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記憶性習題”,“理解性習題”和“應用性習題”。“記憶性習題”主要是讓學生背誦文章的優美語句或者指定一個段落進行背誦;“理解性習題”是讓學生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并且讓學生在日后能夠學以致用。通過統計人教版的課后習題,發現大多數習題偏向“記憶性習題”和“理解性習題”。而統編版教材的課后習題較少了這兩類習題的數量,加入了“應用性習題”,對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讓學生學以致用。
二、教學方法
(一)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當中,我國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總是根據考試的內容來制定教學計劃,學生也總是圍繞著考試的重點內容進行學習,從長遠來看,這種教學模式對語文教學十分不利,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導致教學到后期難以開展。而如今統編版教材的編寫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愿意主動的閱讀與學習。例如,教師在教學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除了讓學生閱讀文章內容、學會課文當中的生僻字和復述圓明園毀滅的過程之外,還要讓學生主動的探究本篇文章需要表達的情感,并且要給與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圓明園會被毀滅?”,“從本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學生通過主動的思考,并且與其他學生共同的探討,從課文了解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這一教學過程,讓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體,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注重應用實踐,讓學生學以致用
統編版語文教材相比于人教版語文教學,更加注重應用實踐,它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在思想上理解課文,更要求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真正的做到每一節課后都有所收獲。例如,統編版的口語交際板塊,對每一章都進行了梳理,指明了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當要圍繞著教學目標,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符合日常生活的教學情境,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更快的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當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此外,統編版的習題當中加入了“應用性習題”,讓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也能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統編版語文教材,無論是在排版,文章的選取,還是習題的編寫都優于人教版語文教材。為了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加快新課改的改革進程,各大高校在選取教材的時候,應當選取統編版語文教材。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需要充分利用統編版語文教材的優勢,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提出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溫儒敏."統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
[2]陳怡.人教版與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的比較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3]劉艷蘭.“統編本”與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比較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