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婷
◆摘? 要:在六年級長期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嘗試運用一些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探索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夯實基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六年級;“五小策略”;高效課堂
當下語文課堂,尤其是面臨小升初的六年級,學習任務重、時間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容易受到約束,筆者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以及六年級特殊學情,在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五種小策略,旨在激發興趣、鞏固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巧用課前導入策略,構建高效課堂“小前奏”
傳統的語文課堂一般是教師直接導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對單元的主題學習缺乏整體引導與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相對狹窄,興趣不夠濃厚。利用語文課前三分鐘左右的時間,緊緊圍繞單元學習主題,開展時事開講、故事分享、好書推薦、美文分享、演講、脫口秀等一系列活動,剛好可以彌補這些不足。
課前三分鐘的活動筆者這樣設計:(一)活動要求:1.內容必須契合單元學習主題,時間控制在三分鐘。2.上臺自信大方,盡量脫稿。3.活動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二)活動組織:每星期安排一至兩名主持人,主持活動過程,使活動有序地進行。(三)活動評價:在每次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及時對參加活動同學的表現給予評價和指導。
經過長期實踐,筆者發現“小前奏”這個課前導活動導入策略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單調,增加了課堂學習空間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熱情,豐富了單元主題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成為構建高效課堂一個突破口。
二、巧用略讀引導策略,培養高效自主閱讀“小主人”
葉圣陶先生在《略讀指導舉隅》前言中曾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庇绕湓诋斚隆昂A块喿x”的背景下,略讀相比精讀更具獨立閱讀的優勢,更著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筆者在處理六年級的略讀課文時,指導學生綜合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如快速掃讀、跳讀、默讀、精略結合等多種閱讀方法獲取重要信息,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生自主閱讀與合作交流,教師只做適時引導。如部編六下《藏戲》一課,設計如下:(一)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劃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者聯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二)再讀課文,說一說藏戲有什么獨特魅力;(三)小組合作研討,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藏戲的特點?沒有教師過多講解,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這樣一種教與學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同時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奠定了基礎,也讓閱讀教學更高效。
三、巧用作文打造策略,高效訓練寫作“小妙筆”
寫作是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墒橇昙壢杂胁糠謱W生一提到寫作就打退堂鼓。古人寫文章講究“鳳頭、豬肚、豹尾”。鑒于此,為側重指導學生打造文章的“鳳頭豹尾”,降低整篇寫作的難度,筆者創新了“小妙筆”寫作指導教學法,大致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妙筆摘抄”。筆者把作文歸納為幾個主題,如寫人、記事、寫景、狀物類,讓學生制作出每個主題的摘抄筆記。摘抄筆記包括首段摘抄、末段摘抄、好詞積累以及繪制寫作思路的思維導圖等等。第二階段:“妙筆仿學”。通過第一階段的摘抄學習,讓學生對各種類型的作文開頭結尾先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再進行舉一反三、模仿寫作的練習。第三階段:“妙筆發現”。開展學生互評作文、分享交流活動,發現、點評同學作文中的精彩之處。這一策略使學生作文質量明顯提高,可圈可點的“小妙筆”隨著訓練積累不斷增多,學生的寫作興趣起來了,寫作文不再是“苦刑”,寫作效率迅速提高。
四、巧用趣味競賽策略,搭建古詩詞比拼“小擂臺”
“誦讀淺近的古詩,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是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古詩詞積累的要求。六年級古詩詞的復習若是一味背誦、默寫,學生負擔重,也感覺枯燥無趣。
為了讓古詩詞的復習變得高效有趣,筆者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一是歸類整理,根據課標中的推薦篇目,筆者按不同的題材分類整理,如山水田園詩、戰爭詩、邊塞詩、送別詩、詠史詩、詠物詩等;二是教授方法,教授學生如趣讀法、唱讀法、想象畫面法等有效的背誦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三是開展“小擂臺”的競賽活動。筆者根據學情,結合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的一些做法,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和運用。每月在班級開展“古詩詞擂臺爭霸”競賽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必答、搶答、詩詞接龍、飛花令等,得分最高的學生成為當月的“小擂主”?!靶±夼_”這個競賽策略把學生興趣充分調動起來,人人爭當“小擂主”,枯燥的背誦也變得高效、有趣。
五、巧用基礎知識復習策略,高效通關易錯點“小紙條”
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總結復習是六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一環,而語文基礎知識點零碎,覆蓋面大,教師除了課堂上進行系統的梳理復習,對學生的真實掌握情況往往疏于考查。為了讓復習更具實效性,筆者采用了“小紙條”的復習策略,在每堂課中用三至五分鐘時間,對難點、疑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小測試。
小紙條的測試內容可以是易錯的詞語、成語的運用,也可以是標點的用法、句型的轉換等。這些題目有的由老師來出,有的則由學生分工完成。比如在整理易錯詞語題目時,引導學生利用生字表和每個單元后的詞語盤點,還結合生活中的發現與積累,寫出自己最容易出錯的五至十個詞語。老師從這些詞語中出題,制成小紙條發放給學生。每張小紙條只出幾道題目,孩子做起來沒有壓力,老師還能馬上發現孩子的知識漏洞,及時講解,或者發動小組里的“小老師”幫扶一些有困難的同學,效果絲毫不差于教師的輔導,從而達到高效復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許優萍.用略讀課文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04).
[2]牛安生.探析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課堂觀察,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