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蕓
◆摘? 要:口語表達能力在人際交往之中十分重要,是傳遞情感,表達思想的重要形式。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口語表達能力也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僅有利于語文學習課程的開展,而且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運用表達能力解決問題,學習知識,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增強日常交際中的表達能力。本文主要是探究小學語文教學,探究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路徑,讓孩子充滿自信地去交流。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表達能力;培養路徑
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知識,與其他人交往的關鍵一步。新課標改革曾提出語文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俗語有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意味著不僅要在書本中學習語文,還要在與他人交往的實踐中去研究學習,教師應注重對孩子語文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探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注重閱讀的教學與訓練,擯棄傳統教學中只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教授的方式,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從而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小學語文口語表達能力教學的障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說”和“讀”往往會被忽視,學生在學校中最多的口語表達,就是古詩、課文的背誦,將更多的精力應對到應試考試中去;而且在口語表達能力的學習中,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在學校學習中,學生會去背誦一些古詩,課文,精彩片段,內容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很難從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另一方面,在口語表達能力的學習中,口語比較隨意,具有較大的變化性,與書面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課堂上的教學氛圍一般較為緊張,在口語表達能力教學中的需要師生進行互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容易受挫,這種口語學習氛圍不利于學生學習的影響以及對其積極人格的培養。
二、小學語文口語表達能力教學的培養策略
(一)加強語言訓練,強化口語能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老師要立足于課本,針對課本中每章節課題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進行師生互動,想象交談,小學生擁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他們善于創造,教師要牢牢把握孩子的這個特點,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多多與學生交流,探討生活,暢聊夢想,憧憬未來;在課堂中,給學生們特意設計時間,進行練習,也可以讓同學之間私下進行口語訓練,以增強口語表達能力。
利用教室多媒體設備,創設情境式教學,形成孩子思維導圖。在教學中,教師要竭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情景,營造輕松愉快的練習氛圍,在這樣的情境下,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之情,就比如,老師可以為學生制定一個特定的口語題目。例如,老師可以創設一個“春游”的情景,一切的交談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在多媒體中展現春天美麗的畫面,再配上優美的音樂,營造出春天的氛圍,豐富學生的想象,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有利于學生在腦海中組織精美的語句,再根據環境的引導,將語言表達出來。由此展開的口語訓練,再加上特設的環境氛圍,有助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很大的進步。
(二)注重口語細節表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功夫”不僅是要持之以恒地堅持,“細節”之處見功夫。在語文口語表達的時候,要注重文本細節處的描寫,細膩把握文段情感,將人物融入到自身,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文章主題熟悉掌握,從而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老舍的課文《貓》中有這樣一個細節描寫片段“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地拖搖著,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這樣的細節描寫,能引發讀者想象,那小貓的動態乃至情態都在眼前了。它的活潑可愛就是在這樣的細節上具體地顯出來的。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這一個鏡頭,就是一幅畫,那小貓的腦袋、眼睛轉來轉去,伺機撲捉的樣子,栩栩如生。那第三只貓的憂郁性,懶相,也是用種種細節描寫表現出來的。由此可見,描寫一種動物,重要的是要有細節。學生們可以效仿這種細節表達形式,在描寫時,突出細節描寫,可以使整篇文章更加亮眼,那我們在口語表達中,如果善于表達細節,那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的時候,可以加分不少。
(三)立足教材特征 系統開展訓練
語文之中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由于學校學習時間的緊迫,在訓練學生閱讀的能力時,可以立足教材,針對文本中的布局,段落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考量,針對有利于口語表達訓練的,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或者立足課本插畫,指導學生進行即興的口語表述,不僅散發性發展學生思維,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是對學生觀察力和表達力的訓練。例如,在《狐貍和烏鴉》的教學中,教師先要求學生自行閱讀,可以用口語大意表述出來,再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孩子們在閱讀時思考;也可以通過觀察本文插圖,學生自己組織語言,老師引導學生表達出來,與課文中所描寫的語段進行對比,查缺補漏,盡管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有限,但也是孩子對于文本和插圖的真實感悟,有助于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具有愛心,耐心和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孩子多說,多練,善于觀察,讓孩子從被動變為主動,師生共同努力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莫月鳳.農村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路徑探索[J].中外交流,2020,27(16):272-273.
[2]王景清.立足文本提升素養—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路徑[J].華夏教師,2020(06):27-28.
[3]宋雙雙.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培養[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01):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