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小玲
◆摘? 要:新課程改革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引導小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要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但是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小學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很多小學生就算花費了很多功夫學習數學,但是學習效率依舊很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教師必須從學生的現實情況出發組織教學活動,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好數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習動力;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程是小學生必須接受的基礎課程,目前,數學知識已經應用在社會各行各業中,所以小學生從小學好數學知識至關重要,而小學數學課程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是小學生難以掌握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是我們一線教師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知識晦澀難懂,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進而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在良好的氛圍中形成數學核心素養。信息技術可以將文字、圖片、視頻等一系列要素集合在一起,為我們教師創設合適的情境提供條件。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情境,制作通俗易懂的數學課件,使學生置身于愉悅的氛圍中掌握數學知識。
比如在教學“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我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學生播放了一段小視頻:一只可愛的小貓帶著她的好朋友參觀了她的新家,她的家有很多墻,墻上貼著不同形狀的圖案,有長方形,有正方形,有圓形,有菱形,有四邊形等,各種圖案都非常的漂亮。學生們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認識了不同的圖形,這時候我提問他們:“你們覺得這些圖案漂亮嗎?”孩子們異口同聲說:“漂亮?!薄澳俏覀兘裉靵韺W學這些不同的圖形吧。”這樣的信息化情境將孩子們帶入了今天的數學世界中,調動了他們的學習動力。
二、結合學生現實生活激發學生求知欲
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結合學生的生活開展教學,可以使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也不是一件令人煩躁痛苦的事情。
比如我在教學《認識0》這部分內容時,先為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聽故事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活動。我講道:“星期天,有四只小兔告別了兔媽媽結伴出去采蘑菇,它們高高興興地向森林走去。其中有三只小兔采蘑菇的時候非常專心,采了一個又一個蘑菇。還有一只小兔在采蘑菇的時候一會兒看看遠處的風景,一會兒看看飛來的蝴蝶,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樣的故事將孩子們帶入了今天的教學場景中,他們紛紛想知道那只東張西望的小兔子有沒有采到蘑菇?后來我對孩子們說:“小兔一個蘑菇也沒有采到,我們用0來表示。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桌上有三個蘋果,爸爸吃了一個,媽媽吃了一個,我吃了一個,結果一個蘋果也沒有了,這時蘋果的個數可以用‘0表示。你能說出幾個要用0表示的例子嗎?”這樣的問題切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他們紛紛暢所欲言,回答我的問題。在良好的氛圍中,他們對于“0”的概念有了更清楚的認知。
三、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數學知識有著強烈的實踐性,如果我們只是讓學生坐在課堂上接受理論知識學習,也不利于使他們領略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無法使學生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用于實踐。所以我們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積極應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這樣可以使他們深化數學文化意識。我經常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在學校附近的馬路邊,讓他們在規定時間內觀察來來往往的電動車、汽車、自行車,用學到的統計方法進行統計,這樣可以使他們對學習到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感受到統計方法的神奇。
四、多元評價,激勵數學學習動力
不管什么教學活動,都離不開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素養,讓學生學會做人、求知、辦事、健體,這樣才能為他們的日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建立發展性評價觀。我認為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幾種評價方式:
一是采取觀察法,包括課堂觀察和課下觀察,從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思維靈敏度、交流能力、小組合作能力、知識掌握程度來判斷學生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下課前的五分鐘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表揚那些勇于回答問題的學生,樂于參與小組討論的學生,思維獨特的學生,以此激發學生的成就感。除了教師評價,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在本節課活動中的表現,以此使學生查缺補漏,改進不足。
二是采取鑒定卡。這屬于學生自評,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也可以激勵他們樂于參與課堂教學。教師要為每個學生發放鑒定卡,在每節課結束之后讓學生寫出當天要掌握的重難點知識,自己表現最好的地方以及需要加強的地方等,這樣一來,學生在書寫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定位自己的發展程度。在學期結束之后,教師要收集學生的鑒定卡,讓學生看到自己在一學期中的發展變化。
總而言之,小學生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的深度學習,我在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動力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希望這些做法能夠對同行教師有所啟發。
參考文獻
[1]韓偉.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踐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4.
[2]施楠.激發興趣對小學生數學探究能力影響的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
[3]徐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3.
[4]孫英芹.淺淡小學數學興趣的培養[J].品牌研究,2015(06):65-68.
[5]王麗.淺談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技信息,2010(05):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