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娟娟
摘要: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通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學生要能夠熟練運用所學詞匯、語法等,熟練地進行英語口語交際活動。但是由于缺乏語用環境、學生不敢開口等多種原因,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情況并不理想。對此,本文在分析當前英語口語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路徑展開積極探索,以不斷提升英語口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升路徑
引言: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生語言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由于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很多學生雖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英語知識、掌握了語言表達技能,但是真正需要學生在真實的交流活動中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與技能的時候,往往表現出明顯的“口語障礙”。因此,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與提升,需要教師為學生搭建口語訓練平臺,培養學生“說”的興趣,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
一、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培養目標的理解存在偏差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倡導小學英語教學應本著“聽說為主,讀寫跟上”的原則。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忽略學生的語覺發展的關鍵期,提出“聽、說、讀、寫”并重的培養目標,而沒有在學生語言發展關鍵期突出對學生語言聽說能力的培養。
2.課堂教學不注重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從教學方式來看,教師大多都是以教材為綱,課堂教學圍著教材轉。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很多教師都是按照教材中的線性順序,與以往一味強調語法分析的教學模式相比,這種這種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方面已經有了明顯改觀,但其本質仍然是只中語言知識,而不注重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只是多了一些語法知識的情境化呈現。
3.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
正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同樣如此,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其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過調查、觀察,除課堂練習以外,學生在課余時間很少再去進行專門的語言練習,原因還是在于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學生能夠真正用到英語、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機會非常少。
4.學生不敢開口
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并不是不會說,而是怕說錯、說不標準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小學是學生語言學習的啟蒙階段,很多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時,會心理焦慮、情緒緊張,怕出現表達錯誤。這樣就形成了口語表達的惡性循環,從而對口語表達產生畏懼心理,以致于不敢開口、不敢說。
二、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路徑
1.創設樂說情境,鍛煉口語表達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成功的語言教學離不開情境的支持,應該為學生創造運用所學語言材料的機會。”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離不開語言環境的支持。教師在創設語言情境時,要注重結合現實、貼近生活,以真實的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口語交際活動。例如,在教學以“food”為主題的相關詞匯時,教師便可為學生創設在肯德基、麥當勞等就餐的情境,引導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主動就“What kind of food have you eaten?”“What's your favorite food”等話題展開交流。
2.培養英語思維,提升表達能力
加強英語思維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是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不可獲取的關鍵環節。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需要教師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課堂中使用英語教學;另一方面,通過英語啟發學生用英語思維進行思考。鑒于當前英語教學存在的缺乏語言環境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盡量使用英文組織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聽、說機會。
3.加強課堂練習,培養表達能力
首先,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聽的訓練是其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對于小學生來說,聽是語言的輸入過程,是說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多聽,加強聽的訓練,并在聽的練習過程中向學生傳授必要的口語表達技巧。
其次,圍繞教材內容展開對話表演。語言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緊扣教材內容,為學生設置語言表達情境,并引導學生在對話表演中,獲得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語言基礎與認知能力,對教材內容進行相應的拓展與補充。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Unit3《At the zoo》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材中列舉了elephant、monkey、giraffe、cat、panda等動物,但是想必學生們都有過去動物園的經歷,他們在動物園中所看到的動物種類要遠比教材中多得多。對此,教師便可通過游戲、歌曲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學習同樣處于動物園這一場景中的其他表示動物名稱的單詞,這樣學生們一邊興致勃勃地“發現”動物園中的其他動物,交流內容也隨之豐富起來了。
4.拓展語用渠道,鍛煉表達能力
現行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用結構為主線”編著而成。因此,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需要教師立足教材,結合實際語境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實、開發與調整,通過模擬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引導學生在相應的語境中學習語言知識、鍛煉語用能力。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他們渴望教學中的語言、動作、色彩等要素能夠與自己的內心世界相呼應,渴望語言學習、運用環境能夠更加輕松、愉快。對此,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英語童話劇表演、口語興趣小組、英語才藝展示、英語故事樂園等多種形式,的語用活動,以充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與提升也并非一日之功。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想要達到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還需要教師正視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通過創設樂學情境、培養英語思維、加強課堂練習、拓展語用渠道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多聽、多練、多感知,促使學生通過科學學習方式不斷提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鄧芳芳.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1):71-72.
[2]馮敏.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5):104.
[3]盧敬庭.信息技術有效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探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4):229.
[4]李麗華.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