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紹明
【摘 要】 數學學科的教學在小學階段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對于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要有適宜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小學學生能夠加深對數學學科知識的理解程度,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有新的認知,從而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 教學效率
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科授課,其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要充分考慮到小學學生的特性,小學數學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有益于數學課堂教學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遨游于數學知識的海洋中。
一、教師對數學課堂知識要進行趣味性提問
在小學數學學科的日常授課中,小學數學教師普遍采用問答式的授課方式,即教師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提問,由學生來回答。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對于小學生而言,更像是強制性地完成一個個任務,小學數學教師常常會提出一些過于文學化的問題,首先學生聽不懂,其次學生不知道怎樣去進行回答。
例如:在學習《垂線與平行線》一課時,小學數學教師要是提問同學“你知道什么是垂線與平行線嗎?”“垂線與平行線都是什么樣子的呢?”這類的問題讓學生無法在腦中進行想象,給學生的是一種空泛的問題。相反,小學數學教師如果以畫畫作為授課的切入點,提問學生“哪位同學可以在黑板上幫老師畫兩條直線?”對于畫線這種簡單操作,很多同學都會自告奮勇舉手的,這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選擇三名同學到黑板上進行展示,很顯然,不同學生所繪畫的直線是形態各異的,這時可以引申出垂線和平行線的定義,在充分學習課本知識之后,可以再次請同學進行畫線.不同于剛才,這次要求學生根據小學數學教師的提問進行作答,更好地完成本課內容的學習,加速學生對于垂線與平行線的理解記憶,從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教師對數學課堂知識要進行創造性引導
對于一些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數學的印象是乏味無趣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時的開場白大多是“我們這節要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這部分知識”,學生是很清晰明了地知道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并沒有什么新奇之處,很難在課堂一開始就使學生激起學習數學的高熱情,為解決這一現象,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對授課前的引導語加以創造性的美化,著重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的授課時,可以用“禮物包裝”這一話題來引出此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找來兩個禮品盒,一個底面為長方形,一個底面為正方形,和同學們說“這是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物,老師手中呢有五顏六色的漂亮絲帶,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對禮品盒進行包裝,那么大家想一想,要用多長的絲帶才能完整地包圍住盒子一周呢?”用為爸爸媽媽包裝禮物這件事作為授課前的引導,學生們會對本節課后續的授課內容充滿了好奇,因此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課堂的學習中,使一些活潑好動的學生能坐得住,一些愛走神開小差的同學看到所有同學都在積極參與學習,也會積極融入學習氛圍中,從而達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目的。
三、教師對數學課堂知識要進行適當限制性教學
這種小學數學教師對知識進行適當的限制性教學并不是說要有所保留地進行數學知識傳授,而是以適度的方式進行教學。雖然在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之下,小學數學教師要著重培育學生的想象創新能力,以至于小學數學教師在應用題方面的授課時,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想出解題辦法,但這種一題多解的教學方式是具有兩面性的。
例如:在《因數與倍數》的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師給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在一次郊游聯誼活動中,A小學和B小學一共有一百二十名同學參加,其中A小學參加的學生人數是B小學參加學生人數的二倍,問A、B兩個小學各有多少名學生參與了本次活動?小學數學教師從三方面引導學生作答。1. 設未知數解方程法。設B小學有X名學生參加活動,則A小學有2X名學生,根據X+2X=120進行求解。2. 根據二倍關系,得出A小學參加活動的學生數量與B小學參加活動的學生數量比例為2:1,按比例分配法求解。3. 按比例系數法求解。設B小學有X名學生參加活動,則A小學有(120-X)名學生,列出(120-X):X=2:1,再進行計算。
通過上述小學數學教師嚴謹的分析,提出了三種解答上述應用題的方法,學生對于這類題型的熟知程度已經很高了,為使課堂效果更為完備,教師還要求學生再想出一種解題方式。這時有學生提出用比例基本性質來解答。A小學人數:總人數=2:3,B小學人數:總人數=1:3,則列出兩個式子,2:3=(2×40):(3×40)=80:120,以及1:3=(1×40):(3×40)=40:120,從而得知A小學有80名同學,B小學有40名同學參與本次活動。其實,這種看似是屬于開發學生思維,進行一題多解,仔細想想這樣一來是不是有點對于求解答案的舍近求遠了。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進行適當的限制性教學,以確保數學教學課堂效率的提升。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提問、引導等教學方式的合理性,不斷發掘、更新授課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充滿動力,讓學生由心底喜歡數學學科,從而達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蔡添益.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當代家庭教育,2020(32):90-91.
[2] 李桃.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科技資訊,2020(13):83-84.
[3] 羅海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中華少年,2020(08):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