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曉 宋瑾瑾


摘? 要:闡述了OBE教學模式的主要內涵,分析了航空場務管理專業的目標內容,從OBE教學模式的要求出發,緊貼崗位需求和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航空場務專業OBE目標成果的設定,結合航空場務管理專業的特點,梳理了航空場務管理專業OBE教學模式的應用步驟和要求,從而實現了教學過程的“六個轉變”,能夠更好地滿足提高場務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的要求。
關鍵詞:OBE教學模式? 場務管理專業? 學習產出?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2(c)-0233-06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OBE Teaching Mode for Aviation Field Management Major
LI Daxiao? SONG Jinjin
(Qingdao Campus of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26604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connotation of the OBE teaching mode, analyzes the target content of the aviation field management major.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demand and talent training plan, it transforms the OBE target achievements of aviation field service specialty. Starting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BE teaching mod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viation field management major, it combs the application step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OBE teaching mode for the aviation field management major, so as to realize the "six chang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mproving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field management specialty.
Key Words: OBE teaching mode; Field management major; Learning output; Instructional design
航空場務管理專業是針對航空兵機場需要,培養有關養場、燈光、消防搶救以及驅鳥等方面的技術管理和指揮人才,其崗位指向性很強,創新應用能力突出。應用OBE教學模式,在航空場務管理專業教學中,以學員學習成果為導向,對于提高學員崗位任職能力和創新應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OBE教學模式的主要內涵
OBE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簡稱,它是一種以成果為本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強調以學員的預期學習成果為核心,以學員預期學習產出為基礎,注重遞進式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員通過反向構建每位學員的相應教學框架和成果評價體系來指導學員漸進式學習,并評價學員每個過程的學習成果,最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OBE教學模式強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主張學員自主學習、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教員是教學過程的管理者、示范者和監督者,教員對學員起示范和指導作用,對學員的自學自評進行評價[1]。
OBE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于1981年由美國Spady等人提出,隨著新興時代的變遷與發展,學校對教學改革的側重點逐漸由教育投入轉為學生獲得的實質性學習成果[2],該理念目前已成為美國、英國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近年來,該模式的理念在我國高等院校教育中逐漸開始應用,并成為引導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理念。OBE教學模式的主要內涵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明確學員最終達成的學習成果
教員在課程教學設計時,必須明確和聚焦于學員達到的預期學習成果,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過程安排、教學評價和持續改進。教員始終要把學員學習產出的成果作為其教學指導和評價的重要因素,一切圍繞學員學習成果的實現而展開。
1.2 提供學員獲得學習成果的條件
在明確了學員最終達成的學習成果后,教員要為學員達成學習成果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提供學習資料、學習環境、創設學習氛圍等,積極提供有利于學員智能發揮和取得學習成果的氛圍和條件。
1.3 激勵學員獲得學習成果
要對學員階段性成果或微小的進步,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勵,激發學員獲取成果的信心和決心。教員要善于發現學員學習成果,積極挖掘學員潛力,提高學員的獲取成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4 正確的評價學員學習成果
對學員獲得的學習成果,要根據學員自身的個性特點和能力差別,給予正確的評價。采取多元評價方式,對學員自身進行縱向比較評價,要明顯提出學員現階段比上一階段的進步和取得的成就,從而使學員有真正的收獲感和成就感。
2? 航空場務專業OBE目標成果設定
基于對OBE模式內涵的分析,在OBE模式理論的指導下對航空場務管理專業學員學習成果目標進行設定,圍繞設定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學習成果是學員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所需達到的理想成果,包括知識(學員應該知道/理解的)、能力(學員應該做的)、素質(學員應該具備的價值觀和態度)3個方面。在目標成果設定中,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能力分別為掌握具體的知識和技術→高層次綜合應用能力→履行角色的能力。
按照OBE教學模式要求,根據場務管理專業包含的內容及學員畢業后部隊任職崗位的需求,場務專業學員“預期學習產出”的目標設定應包含理論學習目標、實踐技能目標和品德素養目標。
2.1 理論學習目標
學員經過學習后,能夠充分理解領會航空兵機場道面保障、燈光保障、消防保障、機場凈空保障的基本理論知識,熟練掌握用于飛行場務保障裝(設)備的結構原理及使用維護知識。
2.2 實踐技能目標
掌握飛行場務保障程序方法、機場道面管理維修技術、機場鳥撞防治手段與方法等,能夠運用所掌握的理論分析機場道面、燈光設施以及保障裝設備出現的故障問題,并對裝設備進行維修和改裝;能夠正確地處置飛機發生特情事故。
2.3 品德素養目標
具有能指揮、懂技術、會管理的能力;具有熱愛機場、安心部隊、樂于奉獻的信仰;具備吃苦耐勞、不怕困難、敢打敢拼的毅力;具有果敢靈活、敏銳機智智慧;具有全局思想和整體觀念;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目標成果設定之后,學員就有了學習的方向,圍繞場務專業所要達到的目標成果,根據自身的個性特點,聚焦發力。教員圍繞上述目標成果,選定內容,采取手段,使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轉變。把對場務保障理論知識低層次認知的記憶、理解、應用,向高層次認知的分析、評價、創造轉變。把簡單的實踐技能操作轉化為部隊場務保障的實踐創新活動。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中目標存在的只考察學員的記憶,而不關注學員創新和全面素質展示的問題。
3? 航空場務專業OBE課程教學設計
基于對航空場務專業成果目標設定的要求,以培養學員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切入點,以實踐技能目標與部隊場務保障實際為重點,進行課程教學設計[3]。
3.1 課程及內容體系設計
課程內容的設計,實際上是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比如,成果目標設定要求理解道面保障理論,那么體現在學員學習目標成果上,就是要能對機場道面進行維修和管理,相應內容設計上就要有道面基礎知識、維修技術和管理方法。因此,我們按照目標設定,設置了機場道面管理維修課程。依據這樣的思路,按照與理論學習目標成果設定一一對應的方法,將上述設定的OBE目標成果分解成五門課程及對應的內容體系,從而滿足理解領會航空兵機場道面保障、燈光保障、消防保障、機場凈空保障的基本理論知識,熟練掌握用于飛行場務保障裝(設)備的結構原理及使用維護知識的需要。各設定成果目標對應的課程及課程內容體系如表1所示。
課程內容體系確定之后,在學員開始專業學習之前,就要對學員傳達和解讀,使其明確專業課程學習之后所要達到的預期成果,圍繞預期成果規劃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途徑。教員要圍繞學員的預期學習成果,對每門課程進行精心規劃,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為學員提供獲取學習成果的平臺。
3.2 實踐教學設計
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它是在具有理論基礎上開展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對理論的進一步深化和理解。結合理論教學的開展,對應OBE實踐技能成果目標設定,設計了3個實踐教學環節,即場務保障裝備的拆裝、場務保障課目實際操作和部隊實踐環節。
場務保障裝備的拆裝,主要是在掌握裝設備構造原理基礎上,對裝備結構和原理的進一步熟悉,以此能夠對裝設備使用中出現的故障進行分析、判斷和排除。同時對裝設備設計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創新改進思路。
場務保障課目實際操作,主要是在課目實際操作中,獲取飛行場務保障程序方法、機場道面管理維修技術、機場鳥撞防治手段與方法等;是對場務保障技術的進一步熟練和對理論知識的運用提高。同時,在實際操作中,能夠發現保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新的保障模式和保障方法的思路建議。
部隊實踐環節是對學員綜合素質和綜合技能的訓練。學員參加部隊外場飛行保障實踐活動,進一步熟悉部隊工作,熟悉將來任職崗位需求,從中獲得部隊作風紀律的養成、戰斗意志的培塑。將課內課外結合在一起,拓展學員的視野,推動理論學習成果向實踐成果轉化,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4? 航空場務專業OBE模式教學實施
課程教學設計圍繞OBE學習成果目標確定之后,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組織實施,這就涉及到了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學習成果評價的問題。
4.1 教學方法選擇
OBE理念強調學員最終的“學習成果”輸出,整個教學活動的展開均圍繞學員是否能夠獲取能力,是達到學員學習成果設定目標要求。這就要求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根據“學習產出”類型,采取問題啟發式方法、任務驅動式方法及翻轉課堂等相結合的多樣化方法,實現“以教師為主開展教學”到“以學生為本組織教學”的轉變,以激發學員學習興趣[4]。
針對理論學習成果目標要求,在理論教學中,“學習產出”的教學策略,就是要從調動學員主動性和參與性角度出發,將知識課堂轉化為能力課堂。學員是在理解、應用的基礎上去分析、評價理論的應用價值。比如,在學習道面基礎知識時,學員需要理解掌握道面結構組成、工作標準,這些問題不能靠死記硬背來掌握,教員就要通過微課、慕課讓學員自學相關理論,然后提出機場道面出現的問題,讓學員去探究、分析,通過問題牽引的形式,獲取理論分析應用的能力。以此類推,不同的知識模塊,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將低層次認知的記憶理論知識內容,轉化為高層次認知的分析、評價、創造能力。教員在課前準備中都要針對不同內容列出具體的教學方法,簡答描述如何實行,并解釋所選方法如何促進達成預期學習成果。這樣在教員心中就有了確保將課程內容轉化為學習成果的教學策略。
針對實踐技能成果目標要求,在實踐教學中,要開設具有設計性、綜合性的實驗,以任務驅動的形式開展教學。比如,在外場供電與助航燈光中,設置場務保障燈光回路故障排除實驗。這個實驗不僅涉及了燈光賄賂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也涉及了儀器儀表的使用和維修的技能。學員通過儀器測量,分析故障現象、找準故障位置、排除故障,在實踐操作中進一步熟悉結構、工作原理,從而獲得實踐技能。同時,對類似的故障現象,提出一些改進思路和建議,促動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針對航空場務保障的實際需求,結合不同階段能力標準,開展實驗預習及實驗方案設計、實驗過程及實驗成果項目,突出體現學員個性化發展的教學理念,在個性化素質培養的基礎上,引導、啟發、鼓勵學員對場務保障模式和方法大膽創新。通過對場務部隊保障過程的案例分析、故障診斷等實際情況,鼓勵學員參與場務保障“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的“三小”活動,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員根據自身興趣特點,選取項目進行實踐,就有一定的成果獲得感。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員必須把課前、課中、課后通盤考慮,使封閉課堂轉化為開放課堂,把到部隊的實踐活動納入到教學過程中。因為就目前的教學情況看,絕大多數的學員的學習只集中在課中或是課后一小部分時間,缺乏積極主動性[5],那么教員就應當采取適當方法改變這一現象。要把課內課外有機結合,集中課內課外教學資源,給學員提供獲取成果的平臺。要組織開展課外科技及創新教育活動,圍繞航空兵場務保障需求以及裝備技術發展的需要,結合部隊具體的場務保障指揮活動,擬定重大演練課目,從方案籌劃、計劃制定到組織實施等環節,組織學員積極參與方案論證,分配角色參與保障,設置情況學員處置等,全方位調動學員的參與熱情,進一步實現將課堂理論向實踐技能轉化,單一活動項目向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項目轉化,從而推進學員綜合技能的提高,同時,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品德修養得到進一步錘煉。
教員在實施OBE模式時,圍繞“學習成果輸出”,教學策略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員要明確學員在教員授課后對教學內容的內化程度以及對建構知識體系所應達到的水平,制定出課程層面的預期“學習產出”。教員圍繞“學習產出”的目標,把所需教學內容優化整合,通過與學員進行情感對話的形式,把課堂輸入和輸出一體化,完成產出任務時需要用什么就學什么的要求[6],從而使知識的獲取由“灌輸式”轉化為“情感交流式”,在潤物無聲之中增加了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在學中思,在思中行,進而達到預期的“學習產出”。第二,在教員授課進程中,按照不同的預期目標實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通過隨堂測驗、課堂討論、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學員的參與度,使“沉悶”的課堂變為“有趣”的教學活動。第三,教員利用總結性評估考核學員的學習成果,增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達到知行合一,樂學會學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實現預期“學習產出”目標。
4.2 學習成果評價
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目標,教員要適時地對學員學習成果進行評價。評價要基于課程目標的設立,特別要注重學員的學習成效,要針對航空場務專業的目標要求,采取匹配的評估方式。
對于理論學習的目標,通常采用測驗、論文、案例報告、考試等形式,保證每項學習的預期成果都能獲得正確的評估。比如每門課程的成績都采用過程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結合的形式,過程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占有不同的比重。過程考核計入平時成績,像課堂測驗、提問;課后應用性作業題目的完成情況,以及小論文、小發明和案例報告等,都作為平時成績的重要部分。課程終結性考核主要以筆試和面試結合的形式開展,以開放的應用性題目為主,考核學員的理解、分析和運用情況,真正使理論學習知識由低層次的記憶向高層次的分析應用轉換,既能全面反映學員學習成果,也能對學員的學習進行督促。整個理論學習成果,通過對所學課程的課程終結考核與過程考核相結合,檢驗了學員在知識儲備、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成效。
對于實踐技能的目標的評價,采用工程實踐、現場操練、畢業設計等形式。現場操練通過對裝設備的拆裝、使用、維護,考核學員對場務裝設備性能掌握及運用熟練程度;場務專業現場操練課目,一般選自海軍軍事訓練大綱(場站部分)的內容,學員通過完成現場操練,真正獲取了部隊任職崗位所需的技能。工程實踐和畢業設計,考核了學員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學員的工程實踐科目和畢業設計題目,都是選自于部隊場務保障實踐中影響和制約部隊的難點疑點問題,檢驗學員對問題的分析、改進和創新能力,使學員在做的過程中對部隊更加熟悉和了解,真正地解決學員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對于品德素養成果的評價采取全方位、多維度的綜合評價,將校內評估、校外評估及學員所獲得的標志性成果結合于一體,通過部隊專家、上級業務機關及用人單位的考核,以及學員之間的相互評價和教員對學員的評價,將學員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應用理論、綜合實踐的能力融合在一起,將學員在完成考核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意志品德綜合考量。
學員的“學習產出”評估可以如圖1所示。
在圖1中,學員的學習成果,通過3個模塊內容的成果表現形式得到一個全面反映,也能夠體現出學員的個性特點。學員的理論學習成果目標、實踐技能成果目標、品德素養成果目標,對應地都得到了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直接反映學員的知識、能力、素質與預設產出成果目標的對比情況,判斷是否達到“預期產出”需求。
5? 結語
基于OBE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養理念打破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在航空場務管理專業應用OBE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過程的“六個轉變”。一是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轉變。由對場務保障理論知識低層次認知的記憶、理解、應用,向高層次認知的分析、評價、創造轉變。二是灌輸課堂向對話課堂轉變。由過去教員“滿堂灌”的說教向與學員的心靈對話轉變,將知識傳授轉化為情感交流,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在價值觀和人生觀方面得到培塑,學員場務保障的素養得到了提高。三是封閉課堂向開放課堂轉變。將部隊院校有機結合、課內課外融為一體,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極大地豐富和開發了學員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四是重知輕行向知行合一轉變。學員在獲取場務保障知識的基礎上,思考制約場務保障的關鍵性問題,躬身于場務保障的實踐,把知識和能力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場務保障理論知識有效地變成場務保障的實踐活動。五是重學輕思向學思結合轉變。場務保障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到了多專業的知識,通過OBE教學模式,把學員分析思維與整體思維有機結合,不再局限于課堂聽課,而是敢于質疑場務保障的經驗做法,敢于反思固有保障理論;樂于體驗場務保障實踐,善于發掘場務保障過程中的問題,敢于創新和改造舊的保障模式。六是重教輕學向教主于學轉變。OBE模式的應用改變了過去只關注于“教”不關注于“學”的習慣,充分體現了學為主體的學員中心地位,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達到了“教為不教,學為會學”的良性效果。
參考文獻
[1] 邱劍鋒,朱二周,周勇,等.OBE教育模式下的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5(12):28-30,34.
[2] 白光娜.O2O環境下OBE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7.
[3] 張欣.基于OBE的《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1):150-152.
[4] 李剛,秦昆,萬幼川.新工科背景下遙感實驗教學CDIO-OBE模式改革[J].測繪通報,2019(6):140-145,151.
[5] 徐淑嫻.OBE模式下的民法總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3):150-151.
[6] 鳳權.OBE教育模式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6,31(3):81-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