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祥
摘 要:在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素質教育的關鍵和重點,創新已經成為新時代的發展動力。語文學科相比于其他學科內容更為豐富,更加有益于培養學生創造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不斷為學生創造培養創新精神的機會,正確引導學生,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文章主要從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以及培養學生創造力策略兩個方面進行開展,旨在更好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創造力;培養策略
一、 引言
在如今日新月異的知識時代,創造力逐漸成為當代教育的重心,因此在中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制訂符合當前學生學習情況的教學方案,合理規劃課堂內容,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創設學習情境,打破教學常規,正確有效地引導學生、開發學生智力,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每個學生都有潛在的創造力,中學生處在教育的關鍵階段,提高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
二、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也在逐步革新。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部分初中語文教學仍舊存在形式化現象。教師的教學模式始終沿用:學生預習—教師提問—作業答疑—布置作業這一流程。這在很大程度上會限制學生思維模式,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同時也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盡管這種模式會減少教師的教學負擔,但是也會逐漸削弱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不利于教師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多數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很好地為學生提供創造空間,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無法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傳統語文教學中,學生已經習慣教師向他們灌輸知識,沒有意識也沒有機會自由發揮和創新,這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阻礙了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發。
第二,語文課程是一門有別于理科課程的學科,語文學科的特點是具有感性色彩,它是最富有情感的一門課程,能使人的精神層面得到升華。但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多數教師忽視了語文課程的特點,在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重視語文的讀和寫,片面地將語文課程看成一種技巧訓練,教學過程缺乏新意,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長此以往,學生的認知思維很容易被禁錮,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培養。
第三,在當下,很多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過于局限。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老師的注意力過多地偏向于學生成績,而對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有所忽視。很多教師往往注重教授學生一些考試范圍的知識,從而放松和忽略對學生進行情感陶冶,導致多數學生在創新精神、人文精神以及審美層面的缺失。語文教學僅僅局限于考試內容,不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同時,這也不能較好地展現出語文學科提升學生創造力的優勢。
三、 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策略
開展學生創造力培養工作是初中語文教學在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這也是全國實行素質教育對初中語文提出的新要求。通過分析當下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可以看出,教師積極采取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策略對于學生今后發展至關重要。教師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班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綜合運用多種有效策略,才能達到提升學生創造力的最佳效果。筆者通過對實際工作進行總結,歸納出以下幾點創造力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另外,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還要不斷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這樣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能更好地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設計出符合學生發展特點的教學計劃,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情感需求,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精神集中、產生濃厚興趣,并在學習中體驗語文的文學性、應用性、思想性,鍛煉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從而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思考方式、學習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樣中學生在語文課程中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能有效得到激發,智力和思維得到發展,文學素養和情感體驗得到提升。
(二)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
創造力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如今都是成功的關鍵要素,在初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語文學習氛圍是一個重要方式。在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中,在語文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在課堂中,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組,讓學生在學習中獨立思考,在小組中討論各自的想法,在討論中發現問題,總結知識;教師還要給予每個學生平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展示自己,將自己的創造力發揮出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性。有創造力的學生在學習中能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喜歡用不同的思維去探索,想法新奇,這類學生的行為具有獨立性,有自己的想法,不隨波逐流。比如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以《皇帝的新裝》為例,讓學生大膽發揮想象力,設想皇帝在發現自己真的沒穿衣服之后會怎么處理兩個騙子和那個說實話的孩子。有的同學說皇帝會狠狠地處置兩個騙子,獎勵說實話的孩子;還有學生說皇帝會暴怒,然后會變本加厲地奴役老百姓等等。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進行創造性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要敢于想象、敢于表達,不要在乎對錯,對任何事要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創新教學方法
在實際初中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還在采取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教授。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改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手段,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現代科學信息技術手段,打斷創新教學方法,從而將枯燥的語文課堂轉變為有趣、生動、立體的語文天地。教師要注意在上課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語言,不斷鼓勵學生用于表達,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和學生交流,提高他們的獨立意識和創新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斷培養獨立和具有創造力的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