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能夠使學生的閱讀過程更加順利。從當前農村初中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來看,農村初中生在自主閱讀習慣養成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通過分析農村初中生自主閱讀習慣缺失的原因,提出培養農村初中生自主閱讀習慣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自主閱讀習慣;養成策略
一、農村初中生自主閱讀習慣缺失的原因
(一)缺乏閱讀的興趣
學生只有對閱讀活動充滿興趣才會在各項閱讀任務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從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對閱讀活動缺乏興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根據農村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制訂相應的策略進行引導,導致閱讀氛圍沉悶,給學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另一方面,農村初中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的影響,將更多的課余時間放在其他活動上,甚至有一些學生放學后還需要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而過量的家務勞動會使學生缺乏自主閱讀的時間,久而久之也使學生失去了閱讀興趣,無法養成閱讀的習慣。
(二)缺乏閱讀的環境
相較于城市地區的學生,農村地區的學生在閱讀環境以及閱讀資源等各個方面均存在短板,這使學生缺乏自主閱讀的環境,因此也難以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具體到課堂上來說,由于缺乏相應的閱讀教學資源,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難以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因此影響了閱讀習慣的培養。另一方面,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也進一步削弱了學生的閱讀體驗,因此不利于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
二、農村初中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只有對閱讀活動充滿興趣才會在閱讀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因此,教師首先要利用好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擁有良好的收獲和體驗,讓學生擁有成就感和滿足感,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這種感覺的驅使下進行自主閱讀。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當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通過閱讀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對閱讀活動的興趣,使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感受到趣味性,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重新認識閱讀活動,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自主閱讀習慣。結合農村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看,農村初中學生大多缺乏自信心,因此,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因為讀不懂文章內容而放棄。因此,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積極利用情境對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使學生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
(二)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
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因此,教師應當注重閱讀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具體來說,教師在閱讀課堂上首先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要求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這種啟發式的提問可以使學生擁有更多的收獲,從而培養自主閱讀習慣。其次,教師在閱讀課堂上應當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閱讀。農村地區雖然教學資源相對欠缺,但學生的生活環境也能夠服務于閱讀活動。教師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閱讀活動相聯系,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利用閱讀解決問題。長期在這樣的閱讀活動的引導下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
(三)針對閱讀活動進行拓展
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過程中不僅要抓好課堂教學,更要抓住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及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中進行自主閱讀,使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外閱讀中擁有切實的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農村地區的學生由于閱讀環境的缺失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大多缺少自主閱讀習慣。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發展規律著手,立足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抓好閱讀課堂教學,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針對性的引導,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陳芬.淺談農村小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J].新課程,2016(11):41.
注:本文系2020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20]GHB089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趙有富(1978—),男,甘肅會寧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