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萬杰
摘 要:以部編版教材為例,通過對群文閱讀教學意義的分析,對群文閱讀教學中的單元要素落實方式展開深入性探討,希望能夠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以及語文綜合學科素養的培養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教材內涵;課外閱讀;讀寫結合;單元要素;群文閱讀;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能夠對學生的認知程度以及思維方式形成有效鍛煉,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內化,確保其語文學科綜合能力得到不斷提高。作為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群文閱讀在使用過程中所收獲的結果較為理想,成為現代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更好地應用群文閱讀,學科教師均加大了對教學方式的研究力度,而這也是本文將要研究的重點內容。
一、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有利于挖掘教材內涵,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對部編版教材內容的分析可以發現,教材是圍繞一個人文主題編選文章的,每個單元都有同一個語文要素與人文主題內容,老師可按照單元主題形式編排,引導學生參與群文閱讀活動,確保其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技巧與能力。②拓展課外閱讀知識,保證學生知識儲備。雖然課本中吸收了大量精華,但內容畢竟有限,因此還需要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而群文閱讀教學需要閱讀大量相關資料,達到向外延伸的效果,能夠對教材文本進行有效挖掘,保證學生的知識內涵升華,從而得到更好的資料補充。③為學生提供閱讀機會,真正做到讀寫結合。讀寫結合是展開教學活動的重要方式,能夠通過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語文實踐運用能力進行有效鍛煉。而群文閱讀活動會通過材料對比分析以及一系列的有效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結構以及表達方式進行分析與學習,引導學生發現文章中的不同點與相同點,思考如果是自己會如何進行表達。通過找到讀寫聯合點的方式,保證學生的閱讀效率以及文本思想理解能力,確保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可以得到不斷提升。
二、群文閱讀教學中的單元落實策略
(一)展開語文要素的解讀與分析
需要按照單元主題內容選擇閱讀文章,通過把握關鍵詞的方式,做好語文要素性質的定位。例如,如果單元主題主要以親情為主,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閱讀相關文章,
并通過對家人進行描述的方式,反復對學生的語文解讀能力以及運用能力進行訓練。通過確定文章主題的方式,將相似文章集中在一起,確保能夠通過有效結合有用的內容,保證學生的文章閱讀效率與結果。在進行群文閱讀過程中,找相同主題的文章,通過有效利用課內外閱讀資料的方式,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有效拓展,將親情作為語文要素交流點,引領學生更好地展開后續的一系列訓練。
(二)確立教學目標
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目標是為了落實語文要素,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以及發展機會為主要目的。按照深度學習理論內容,知識是學習的重要載體,需要通過構建學習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逐漸轉化為能力,以便帶領其展開更深層次的學習。老師需要按照群文閱讀課后題以及部編版教材的內容,科學展開教學設計,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合理設置教學目標的方式,設置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案,以便有序地展開教學活動。
(三)保證群文閱讀的豐富程度
在落實單元要素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對各種閱讀資料進行有效的收集方式,對相關主題資料進行有效整合,
以便通過對閱讀素材進行不斷的拓展,保證素材內容的豐富,確保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閱讀中,并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課程時,由于該單元主要以革命精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的講述為主,在完成《小英雄雨來》等一系列的文章學習之后,老師還應引導學生通過對課外相關資料進行閱讀的方式,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愛國意識,落實單元要素。
鑒于群文閱讀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具有的重要教學價值,教師需要進一步加大對群文閱讀活動方式的研究力度。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語文教學內容,按照教材中的單元要素提取語文要素,并在此基礎上做好群文閱讀活動的組織以及開展,保證教學方式的優勢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從而達到不斷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目標,為其今后長期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章海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及群文閱讀實施策略[J].家長,2021(23):62-63.
[2]張燕萍.小學語文“1+X”群文閱讀教學應用探究[J].學苑教育,2021(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