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琪
摘 要: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之后,由于數學學習的難度在不斷加大,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在教學實踐中,借助例題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進行引導,對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能夠發揮出積極的促進作用。結合目前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現狀對例題教學進行探討,提出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例題教學;學習能力
一、例題教學的開展意義
1.有助于學生強化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認知
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基本概念,這些概念使用標準的數學語言描述,由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不足,所以很多學生無法準確理解教材中基本概念的內涵,這對學生正確應用數學知識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例題教學是借助具有典型意義的例題,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強化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認知,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在解題過程中的應用。所以例題教學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有效展開數學學習,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2.有助于學生規范解題
數學解題的過程非常嚴謹,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只有按照標準的程序來展開才能規避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目前初中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簡化解題步驟的問題,由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沒有按照數學學科的特點規范解題,導致學生的解題思路很容易被誤導。借助例題開展教學,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規范題目解答,有效避免問題的產生。借助例題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能夠借助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對學生解題進行引導,這對于不斷強化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認知以及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都能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借助例題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策略
1.引導學生按照規范的步驟展開解題
在培養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普遍存在解題步驟不規范的問題,這對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為了有效改變這一現狀,初中數學教師在例題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按照規范的步驟展開解題工作,規范的步驟要貫穿在例題教學的始終,這樣才能不斷強化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認知,在學生熟練掌握了規范的解題步驟之后,再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探索不同的解題方法,才能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提升。以初中階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為例,在解題的過程中,按照小學的方法,學生也能計算出問題的答案,但初中階段學生需要熟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探索問題,在學生熟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標準解題步驟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探索其他解決方法。例如,一艘客船從A地出發到B地順流行駛,用了2.5小時;從B地返回A地逆流行駛,用了3.5小時,已知水流的速度是4千米/時,求客船在靜水中的平均速度?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利用初中階段所學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展開對問題的解答,設客船靜水速度為每小時x千米:
2.5(x+4)=3.5(x-4)
2.5x+10=3.5x-14
3.5x-2.5x=10+14
x=24
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解題步驟,在自己解題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解題步驟來應用數學學科的知識點。
2.利用例題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
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之所以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缺乏數學思維有直接關系,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側重于利用例題來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掌握分析和解答數學問題的思路。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選擇典型例題,充分利用學生在平時解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做好分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已知x=3時,多項式ax3+bx+5=-1,當x=-3時,這個多項式的值是多少?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代入式子中,積極展開對解題的探索。
在初中教育階段,由于數學學科學習難度較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經典例題,充分利用例題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在例題的輔助下掌握規范解答數學問題的方法,培養嚴謹的數學精神,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了數學學科的思維方法以及規范的解題步驟之后,就能逐漸適應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提升,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興德.淺談初中數學例題教學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8).
[2]李華鋼.淺談初中數學例題教學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中旬),201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