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才
摘 要: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課前預習中的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通過創建小組合作學習、展開問題教學等來有效落實探究性的物理教學,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探索中提升物理應用能力,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主要闡述探究性學習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物理教學;應用
物理是中學整體教學中略微偏難的學科,很難通過簡單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過程中進行物理邏輯思考,掌握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有效地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在物理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難度,使教師面臨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教師要積極面對挑戰,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合理的教學,有效落實探究性物理教學。
一、在課前預習中探究性學習
課前預習是開展探究性物理教學的有效途徑,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在實際的物理教學展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如在教學“簡單機械杠桿”一課時,教師要教授學生正確預習的方法,首先學生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充分閱讀,在閱讀中進行批注,如哪些內容是與上節課所學內容有關聯的、哪些內容是可以通過閱讀探索進行理解學習的、哪些內容不懂需要重點學習的等。在閱讀完成后,學生要根據課后的習題進行思考探究,試著進行解答。最后翻閱上課節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加深對“杠桿”教學的理解,學生預習完畢后再展開物理教學,可以有效節省教學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在學習中探究,提高整體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增加互動頻率展開探索思路
教師要在物理教學中增加互動的頻率,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良好的師生關系應做到在生活上是摯友、在學習上是良師,減少學生對教師的戒備感,從而更好地在物理教學中進行思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在物理教學展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互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尤其是物理教學是一門動手實踐操作的課程,很容易通過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利用物理教學的特點來增加互動。如在教學“彈力”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利用直尺或皮筋等教學道具進行實驗,將直尺一端緊貼桌面,用手用力向下按住另一端直尺,然后松手,就可以明顯地看到彈力的作用效果,讓學生通過簡單的實驗聯想類似的想象,從與學生的互動中,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地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三、創建小組合作學習展開討論
教師可以在物理教學中創建小組來實施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學習,落實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以就近原則來組建人數為4~6人的學習小組,學生通過學習小組進行合作討論學習,在討論過程中進行探究性學習,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增進學生之間的美好情誼,落實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四、展開問題教學激發學生思考
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的教學方法來展開物理教學,問題導學是以問題為基礎,以解決問題為基石開展的物理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如在教學“重力”一課前,教師以牛頓與蘋果的故事展開提問:“蘋果為什么會掉落在地上?”讓學生對問題展開探究。通過問題的引導可以很好地讓學生明確教學的重點內容,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重力的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師要在物理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讓學生占據學習的主導地位,做學習的主人,通過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總而言之,教師要發揮教學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物理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曲波.淺談合作學習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5):64.
[2]云淑.“合作學習”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10):80.
[3]曾志旺.探究性學習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科教育,2001(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