葸春林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小學教學;信息技術
項目教學法本質上就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全程參與項目的研究,包括在項目開始時的資料收集過程、項目研究過程中的方案設計,直到最后項目的分析評論。它是在教師和學生互相配合、互相輔助的情境下進行研究分析的,而項目教學中最突出的特點便是以項目作為教學的中心,讓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學習,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配合,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進行項目設計學習
項目的出發點是選取一個恰當的主題,項目中心觀點的質量決定著整節課教學的水平。教師應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心理承受能力、年齡分布范圍,來選擇學生喜歡的項目進行分析研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項目教學法的樂趣,從而提高本節課的教學質量。在教學課堂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全新的教學制度下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這樣帶來的影響便是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思考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興趣才有利于其接下來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講解“鍵盤指法勤練”這一章節時,可以利用學校里的電子設備進行教學,在課堂上講解完理論知識后,設計一場有關指法的競技比賽。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比賽項目的整個過程,讓學生了解比賽的流程主要有哪些。在項目的教學中,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設計出自己經過獨立思考之后的項目,同時提高了自己的創造力。
二、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設計出合理的項目方案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自控力不夠,肢體和大腦的協調還沒有相應地發育成熟,所以,教師需要耐心地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在各自的小組內進行合理的分工搭配。教師為學生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幫助學生理清學習信息技術應遵守的規定,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獨立思考,從而設計出合理的項目方案。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擅長學習,或者組織能力出眾的學生進行項目小組的領導工作,告訴這些學生主要的任務是負責監管項目執行的進度和整體質量的選擇。其次,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學習能力稍差但擅長動手實踐的學生,讓項目組長直接進行指揮,從而發揮出不同學生的優勢。最后,教師將學習能力跟不上班級平均水平的一些學生進行統一管理,可以讓他們全程跟隨觀看,理清項目從設計到實施的大體程序,并在項目結束的末尾進行項目演講介紹。教師通過將不同類型的學生按照其擅長的方向進行不同的分類分配,可以針對性地對這些學生進行培養。學習能力出眾的學生在項目設計過程中可以充分鍛煉其領導能力、組織策劃能力;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在項目的設計過程中也可以鍛煉到信息技術的思維訓練和實操能力;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在觀看的時候也要進行充分的思考和研究,并在最后陳述的階段鍛煉了演講的能力。
三、完善項目設計的方案,提升項目的使用質量
為了提高學生設計項目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師生角色的有效轉換。在項目的具體實操下,讓學生成為研究的中心,占據主體地位,盡量參與到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在小組成員的互相配合中完成整個項目的設計。教師在學生設計項目的過程中,應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明確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不再是發號施令的中心,而是學生請教的對象,也是引領學生進行獨自思考的領路人。
例如,學生在完成“用‘畫圖畫畫”這個活動時,畫畫除了可以改變圖形和顏色之外,還可以利用桌面上的線條進行完善。學生可能剛接觸信息技術的運用,對一些知識記憶得不夠牢固,所以造成設計的項目在不同的層面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時,教師需要給予適當的引導來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提高,以便對知識了解得更加詳細。
四、完成項目最后的環節,并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項目教學法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便是進行成果檢驗,在檢驗的同時給予適當的評價,這是檢驗項目完成情況的一個重要措施,同時也是拓寬學生視野的主要方式。
例如,教師在檢驗學生設計“用瀏覽器上網的方式”的項目中,通過小組之間的展示,讓學生了解到自己與別的小組之間的差距,從而從中受益,以增強自身的實力。在學生發言之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對每個小組的項目設計都要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既要表揚也要批評,從而促進學生在挫折中不斷地完善自己。
參考文獻:
[1]顧丹.項目教學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5):176.
[2]蔣玲萍,趙彥梅,葛慶敏.信息技術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