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樺
摘 要:觀察初中階段的音樂發展史,不難發現,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聲樂教學,這就造成樂器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失衡。在經濟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對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音樂教學中,要充分地運用小樂器,借助小樂器培養學生的音樂樂感,提升初中音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基于此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小樂器的運用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音樂;小樂器;運用策略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樂器在教學中的運用是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初中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近些年,課堂樂器教學已經成為音樂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尤其是對小樂器來說,它具有攜帶方便、簡單小巧、靈活應用的特征,將小樂器應用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學習樂器,促進初中音樂教學高質量開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小樂器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豐富初中音樂的教學形式
在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內容大多都是以音樂課本中的教學內容為主,教學的形式也是以聲樂教學為主,這種教學形式使學生的音樂學習內容比較單一,不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2]。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小樂器進行教學,可以豐富音樂的教學形式,豐富初中音樂的教學內容。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盧梭曾經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3]”對初中音樂教學來說,想要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找尋適合學生的音樂教學模式。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一些新奇的、新鮮的事物是比較感興趣的,這也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小樂器進行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升音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3.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音樂樂感培養
學生樂感的培養僅僅依靠聲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樂器教學也是學生音樂樂感和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小樂器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樂器知識學習中掌握樂器的彈奏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音樂樂感的培養。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小樂器運用的策略
1.了解學生差異,開展分層教學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是有一定差別的,因此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是不一樣的。在初中音樂的樂器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了解學生的樂器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分層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樂器的學習中有所收獲。如對葫蘆絲這個樂器來說,對沒有學習基礎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從認識葫蘆絲的構造開始;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就可以教授他們課本的曲譜,讓他們在學習實踐中對葫蘆絲這個樂器有全面的掌握。
2.開展教師培訓,提升師資力量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音樂的樂器教學中,教師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因此在樂器教學開展前,教師需要積極地進行培訓,加深自身對樂器的了解,提升自身的素質。如在學校的音樂小組中,可以為教師開展樂器的演奏比賽,或者樂器的知識競賽,及時了解教師對樂器的掌握情況,為學生的音樂樂器學習做好保障工作。
3.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樂器教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青春舞曲》這個音樂作品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應用特色的民族樂器,如手鼓。之后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可以學習彈奏音樂的內容,展現出音樂樂器學習中的切分音,如咚噠、噠咚,將這些節奏充分地在樂器中展現出來,完成音樂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音樂學習的高效率、高質量展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小樂器教學,已經成為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趨勢,這對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核心素養的提升越來越重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小樂器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一舟.初中音樂課堂中樂器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18):89-90.
[2]宋權.豎笛教學在初中音樂教育中的發展[J].戲劇之家,2021(18):102-103.
[3]白晶.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方法探討[J].新課程,2021(2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