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杰
摘 要: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環境下,古詩詞教學也受到了更多教師的重視。在新課改影響下,在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受到了更多教師的關注,如何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便成為教師非常關注的問題。以小學的古詩詞教學為例,嘗試探討核心素養視角下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麗結晶,通過古詩詞的學習,能讓學生陶冶情操,使其加強對古代文學作品的理解,提高其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小學教材中,古詩詞屬于一類重要的教學內容,它占據了小學語文教材的一定篇幅。在核心素養教育的影響下,教師要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那么對教學策略的選擇,便需要教師多方面進行考慮。
一、古詩詞情境教學
在古詩詞的學習中,理解古詩詞首先是一個重難點,古詩詞和白話文有差別,其用詞精簡,會以景、物抒情,作者寫作的時代、歷史、文化等背景都和現代有著明顯差異[1]。為此,要在教學中發展核心素養,便要重視首先帶領學生了解古詩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營造古詩詞的生動情境,在情境支持下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使其對照古詩詞及生動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再帶著問題去思考。
比如,在《望天門山》一詩中,作者李白對天門山的壯觀景色進行了描寫,但他所用的古詩詞語言,學生理解起來會存在難度,且更多學生沒有見過天門山的景色,也不能體會作者在詩文中所表達的情感。為此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景物視頻及圖片,讓學生結合生動的情境來理解詩詞,體會詩詞中景色的壯觀美麗,讓學生能在古詩詞的閱讀中產生豐富的情感。而在情境教學的支持下,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自主翻譯詩文的含義,讓學生擁有運用所學知識組織語言的機會,使其核心素養得以發展。
二、古詩詞自主學習
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非常重要,讓學生在充分的主動思考、探究中了解古詩詞,思考和古詩詞相關的問題,才能為其核心素養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2]。在課堂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時間及空間,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對古詩詞進行系統學習,再了解學生學習的成果,為其解答學習問題,發展其核心素養。
比如,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詩中,作者應用的一些字詞和現代白話文存在差異,這為學生學習帶來較大的阻礙。為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讓詩詞教學的效果得到保障,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自主學習,即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前提下,結合注釋及教輔資料,對詩文的內容自主翻譯,體會作者在詩詞中描寫的美景。而在學生的學習中,他們能主動發現“別枝”“社林”等不懂的字詞,主動查詢生字詞的含義,體現其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其學習的能力。在學生彼此的討論中,他們可以對“明月別枝驚鵲”等詩句翻譯的整體內容進行交流,提出個人對翻譯的看法,對翻譯語言更合理地組織及調整等,這一過程也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非常有益。
三、古詩詞問題教學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嘗試問題教學,以問題串聯課堂,引導學生學習及思考的思維,使其在問題的引領下,利用學習活動發展核心素養。而各個問題的設計應該擁有一定的銜接性,并保障問題的難度和學生水平相適宜,避免增加教學難度。
比如,在《望洞庭》一詩中,作者對洞庭湖的美景進行了巧妙描寫,運用的修辭手法非常值得學生學習。為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其核心素養得以培養,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類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針對這首詩,教師便可以設計“古詩詞中有哪些生字?生字詞的含義是什么?”“兩相和、鏡未磨是什么意思?描繪了什么景色?”“白銀盤、青螺指什么?”“你能翻譯本詩嗎?通過詩詞閱讀,你體會到作者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呢?”等問題,以難度遞增式的問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指導其探索學習的活動,讓古詩詞教學的效果得到保障,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小學教學中,對語文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來講,古詩詞的學習存在較大的難度,為此,如何做好古詩詞教學,讓學生理解古詩詞,在學習中鍛煉個人綜合能力,便受到教師的充分重視。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語文教學有了新的目標,教師要對古詩詞教學進行合理設計,通過情境教學、自主學習、問題教學,為學生創設發展核心素養的良好環境,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古詩詞知識,提高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葉瑞林.基于文體視角的小學古詩詞閱讀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0(9):59-60.
[2]陳秀麗.基于體味詩趣的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J].語文天地,2020(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