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文海
摘 要:分析籃球運動在高中體育教學當中所起的作用、影響和意義,探究籃球運動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性。
關鍵詞:籃球運動;高中體育;有效性
籃球運動是近幾年來較為流行的一項體育運動,并且逐漸成為一種教育趨勢。本篇文章通過調查和研究來分析籃球運動訓練在高中體育教學當中的效用和影響。
一、調查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研究主要將目光集中于高中學校,隨機抽取了150名高中學生進行分析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獻分析法、調查問卷法、數理統計法、對比法等四種方法,深入高中學校了解高中學生對籃球運動訓練的看法和觀點,以及籃球運動訓練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融合所能起到的作用。
二、結論
通過調查問卷和實地考察我們得出了以下結論。
首先我們詢問了學生在開展籃球運動訓練之前對籃球的看法,20%的學生對籃球運動給予了較高的重視,并且表達了自己較為喜歡籃球運動,愿意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而35%的學生則對籃球運動并沒有過于明顯的偏好,秉承無所謂的態度;45%的學生則不愿意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然后我們對學生開展籃球運動之后對籃球的看法進行了調查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喜歡籃球這項運動的學生從25%直接攀升到了58%,而對籃球并沒有明顯偏好的占30%,剩余12%的學生對籃球運動仍舊并不關注。在對學生的個人情緒和個人觀點進行調查之后,我們分析了學生的實際體育考核成績。在籃球訓練引入體育教學之前學生的體育成績可以分為四個檔次,80分以上屬于a層學生,70分到80分屬于b層學生,60分到70分屬于c層學生,而60分以下則屬于不及格,為d層學生。通過數據調查可以了解到,80分以上的a層學生占到8%,而70分到80分的b層學生占20%,60分到70分的學生占55%,不及格也就是d層的學生占17%,可以看出體育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是相對較少的,而徘徊于及格邊緣的學生相對較多,不及格的學生也不少。然后我們對開展籃球體育運動訓練之后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了分析,觀察調查數據可知,80分以上的a層學生攀升至28%,而70分到80分的b層學生達到了40%,60分到70分的c層學生達到了22%,不及格的學生降至10%。
三、籃球運動訓練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
(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階段的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也更加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學生的長遠學習以及運動習慣的養成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開展了籃球運動訓練之后高中學生對籃球運動的運動興趣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很多學生都愿意主動加入籃球運動當中。當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時,他們也會逐漸形成籃球運動習慣,拓展籃球運動的時間和空間,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基礎。
(二)學生的身體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事實上,籃球運動是一項對體能消耗相對較大的運動,在運動展開的過程當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養。在籃球運動引入體育教學之后,學生的運動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從學生的體育成績就可以看出:籃球運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之后,a層學生的數量從8%攀升到28%,而b層學生的數量從20%攀升到40%。由此也可以看出,學生的身體素養經過籃球運動訓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在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得到有效提升之后,學生形成了籃球運動的意識和籃球運動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意識地參與體育鍛煉,這又進一步為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奠定了基礎。
(三)學生的情感和意識受到了影響
新的課程標準不僅需要關注技術和知識,更需要在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提升學生的能力,塑造學生的情感。籃球運動訓練引入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讓學生形成了籃球運動的意識,而且形成了體育運動的習慣,對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也起到了很好的塑造效果。籃球運動屬于一種團隊性的競技運動,球員與球員之間需要相互配合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相互磨合、相互溝通的過程當中逐漸學會了合作,這進一步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涵。
總之,籃球體育訓練引入高中體育教學當中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同時也可以塑造學生的情感觀念,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起到了較為綜合的教育效果,需要引起重視,并有效地落實于實踐當中。
參考文獻:
[1]張俊松.籃球模塊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J].考試與評價,2019(7):55.
[2]趙建雄.淺析籃球模塊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7(43):131-132.
[3]蔣宜芳.淺析籃球模塊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1(23):155.
注:立項號為LX[2020]GH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