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依潔
摘 要:幼兒教育中游戲數學活動的開展,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在游戲中幼兒參與興趣更高,愿意主動參與游戲,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能夠提高活動的趣味性,對幼兒教學中游戲化數學活動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數學活動;應用價值
在幼兒教育階段,實現游戲與數學活動的結合,對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有很大幫助。文章結合筆者實踐工作經驗,先分析了幼兒園游戲化數學活動的開展價值,之后提出幼兒園游戲化數學活動的開展策略,以促進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
一、幼兒園游戲化數學活動的開展價值
游戲對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游戲中遇到問題時,幼兒愿意一次次嘗試解決問題,通過這樣反復嘗試數的概念便在幼兒的大腦中形成,有效鍛煉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通常游戲活動的開展需要玩具的輔助,教師通過游戲玩具的控制,可以幫助幼兒認識數與數的關系,在腦海中初步形成數量關系,這為幼兒后面學習數學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實現游戲與數學的整合,游戲能夠吸引幼兒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時,由于在游戲中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幼兒不必為了達到某一目標而產生緊張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體驗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有利于促進幼兒高效參與活動。
二、幼兒園游戲化數學活動的開展策略
1.了解幼兒認知情況,豐富游戲內容
幼兒游戲化數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全面了解幼兒的認知情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游戲,豐富游戲內容,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幫助幼兒有效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引導幼兒認識顏色時,教師可以開展“蘿卜蹲”游戲,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顏色,游戲中需要幼兒做下蹲動作,先從選擇紅顏色的幼兒開始,這時需要幼兒觀察其他小朋友頭上的顏色,喊出口號紅蘿卜蹲紅蘿卜蹲,紅蘿卜蹲完綠蘿卜蹲,被喊到相應顏色的幼兒要重復。在這個游戲中,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顏色,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有效激活幼兒的思維。此外,教師還可以選出一個顏色,引導幼兒思考哪些物品是相應顏色的,如哪些水果是綠色的,通過回憶身邊的事物強化幼兒對顏色的認知,鍛煉幼兒的實踐應用能力。
2.創建游戲生活情境,調動幼兒興趣
游戲化數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創設生活情境,有效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同時還能夠促進數學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游戲化數學活動需要教師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幼兒積極思考。例如,在教授幼兒“數字排序”內容時,在益智區準備不同形狀的紙板,其中包括黃色的正方形、紅色的三角形、綠色的長方形等,材料準備好之后,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幼兒思考,如果要將三角形和長方形有規律地排在一起,要怎么做呢?大家可以動手試一試,在實踐中,有的幼兒將兩個三角形、兩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的順序來排列,還有的幼兒是按照一個三角形、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的順序排列的。實踐活動結束后,繼續提問,大家想一想如何根據顏色的不同進行有規律的排列呢?同時,引發幼兒思考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通過這種方式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創設生活化情境,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創設生活情境,開展游戲化數學活動有效調動了幼兒的參與興趣,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
3.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提高幼兒參與性
幼兒園數學活動的開展,游戲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學活動與游戲的結合,提高了幼兒的參與性,配合教師的正確引導,能夠提高幼兒的數學認知能力。愛玩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最受幼兒歡迎的活動,游戲與數學的結合,能夠在活動中鍛煉幼兒的實踐能力,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引導幼兒認識10以內的數時,教師便可以借助游戲方式開展活動,先準備10張小卡片,然后教師給出不同的指令,幼兒要根據教師發出的指令,拿起對應數字的卡片。如教師說3時,幼兒就要拿起3張卡片,其中反應最快、拿起卡片數準確的幼兒,教師要給予獎勵,通過獎勵更能夠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教師也可以采取讓幼兒以擊掌的游戲方式認識數字,如教師說出6時,幼兒要連續擊掌6次,發現幼兒出現錯誤時教師要及時糾正,從而提高數學游戲的有效性。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游戲與教學的結合作為幼兒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幼兒數學活動引入游戲,需要教師結合幼兒身心特點,精心設計游戲,豐富的游戲活動內容,能夠有效提高幼兒參與積極性,幫助幼兒理解數學知識,使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趙銀琴.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個案研究[J].讀與寫,2021,1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