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彬
摘 要:在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從運用“微視頻”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形成三方面入手,真正為學生構建自主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獨立、協作中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獲得正確數學思維方式的同時,推動數學教學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數學教學;“微視頻”;問題解決能力;教學策略
一、“微視頻”在數學教學中開展的背景
部分教師受原有思維束縛,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以習題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不是從學生思維優勢進行切入,部分學生嚴格按照教師的思路學習,導致他們存在較為嚴重的思維定式,從而讓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目標成為泡影。為解決此問題,教師可以以“微視頻”為主要授課模式,將個人收集的數學資源以及相應的教學過程以“微視頻”的方式進行展示,真正將抽象的文字知識轉化成動態的視頻知識,適應學生想象思維較強的特點,真正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使他們面對數學問題在克服恐懼心理的同時解決此問題,摸索出適合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真正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微視頻”在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意義
(一)開展情境“微視頻”,優化數學教學流程
教師在開展情境式“微視頻”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創設情境性的授課模式,真正創設學生熟知的數學情境,真正還原原有的知識探究情境,增強情境創設的沉浸感,讓學生融入相應的情境中,并喚醒個人頭腦中儲存的數學知識以及生活常識,進行相應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目的。教師在實際的“微視頻”教學過程中需要構建前后數學知識的銜接,注重讓學生在掌握當前知識的前提下,適時進行下節知識內容的延伸,真正完成知識之間的順利過渡,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優化學生學習以及教師教學流程的三重目的。
(二)開展主題式“微視頻”,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本文中的主題式“微視頻”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科學的數學學習思維模式,讓學生更為高效地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在數學課堂的布置中,教師側重關注以下步驟:步驟一,熟思問題。教師在思考問題的設置時不僅要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還應控制數學問題難度,并注重構建具有開放性的數學“微視頻”主題,真正讓學生運用個人數學知識,解決相應問題。步驟二,學生在此過程中真正遇到個人數學思維“限制點”,從而請求教師的幫助或與其他同學進行相應商討,真正加深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深入理解、掌握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
三、“微視頻”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策略
(一)教師制作“微視頻”,構建以學生為核心的授課模式
在“微視頻”的構建過程中,教師需真正從學生的立場入手,布置相應的“微視頻”,注重從知識講授以及問題解決兩個角度切入,讓學生能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認知,在加深知識理解的同時從不同角度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目的。
以“圓”的內容為切入口,教師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微視頻”制作。方面一,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師運用“微視頻”展示圓的構成要素、畫圓的方式以及周長和面積公式,讓學生掌握圓的基本知識。方面二,布置數學問題。教師布置以下數學問題:請結合基礎知識以及“微視頻”內容,探究圓面積的推導方式。通過采用“微視頻”的方式,教師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開展相關的數學問題的探究,真正構建出以學生為核心的授課形式,鍛煉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學生制作“微視頻”,構建以自主性探究為主的課堂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有些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教師可以運用“微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激活個人頭腦中的數學知識,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思維方式以及具體問題,從不同角度探究,真正鍛煉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真正深入研究“微視頻”知識,并在此過程中,構建具有情境性、探究性、模式性的模式,讓學生真正融入其中,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潛能,讓學生逐步掌握數學學習規律,并在運用數學規律過程中高效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付出中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梁培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9(12).
[2]黃奕宇.給予學習者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微課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