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芹
摘 要:閱讀能力在各個領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對小學生開展數學閱讀培養尤為重要,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從閱讀理解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意義入手,繼而從數學閱讀提升小學生數學語用能力、提高數學理解能力、提升小學生的自學能力與思維能力等方面分析其影響力。
關鍵詞:閱讀能力;小學數學;綜合能力
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特點,在理解上加大了難度,而小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難度較大。因此,要想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首先要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其綜合能力。
一、小學數學閱讀的特點
數學閱讀指的是學生從自身已有知識經驗出發,通過閱讀多種數學材料構建數學意義和數學方法的學習活動。從本質上來講,數學閱讀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又是學生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同時還是學生深入學習數學語言的過程。與其他學科閱讀相比較,數學閱讀有其獨特的特點。
(一)思維抽象性
數學這門學科的語言比較抽象,從形式上來講,其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從內容上來講,其內容豐富且深刻。在數學語言中,符號語言是最抽象、最深刻的。其中,數學公式、數學公理、數學概念是以符號進行推理而得出的一般性結論。只有學生具備了抽象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進行數學閱讀。
(二)邏輯縝密性
數學這門學科既講究縝密性,又講究邏輯性。不管是提出問題,還是分析問題,都需要學生嚴格按照邏輯性進行推理。閱讀數學材料時,通常會用到分析綜合、類比歸納等邏輯方法,邏輯方法的運用,使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越來越強。為此,數學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遵循其邏輯性,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靈活多變性
數學是高度發散的學科,由一道數學題可以變出許多不同的數學題,由一個數學結論可以推出其他數學結論。基于數學學科的這一特點,數學閱讀材料中蘊含的語義也處在動態變化中,其轉換十分頻繁,非常靈活。
二、閱讀理解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意義
數學閱讀分為精讀、細讀、閱讀三個部分。精讀,是指學生對數學知識概念的閱讀,通過精讀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細讀,是指學生要對課本中的計算過程進行閱讀,一邊細讀一邊思考;閱讀,是指學生對應用題的閱讀,一邊閱讀一邊分析題中數量間的關系。數學閱讀是學生根據課本上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對其閱讀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構建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考,
這是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方法。
三、閱讀理解對小學數學學習的影響
(一)提升學生在數學交流方面的語言運用能力
數學閱讀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語言運用能力。對教師而言,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并不容易,因為數學語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其主要是通過數學符號表達彼此間的關系。例如,教師在教學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運算相關內容時,結合學情需要,引導學生對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促使學生掌握多種計算方法,最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中,為增強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解能力,教師帶領學生到學校圖書館參觀,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后續新知的導入夯實了基礎。同時,教師出示了課前準備好的主題圖,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并說說讀圖后,掌握了哪些數學知識,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給出例題32-8=?并引導學生詳細說說具體的算法,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學生梳理了解題思路,準確給出題目答案。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在做數學題目時,由于審題不認真,經常會犯一些低級的錯誤。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審題時,并沒有準確分析題目中每個關鍵詞的含義,他們也沒有閱讀完整句話,通常都是閱讀一半的句子后,按照常規理解題意,并快速做完題目。
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將一些正確的閱讀方法教授給學生。具體如下: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完整地讀完數學題目;第二,當學生讀完數學題目時,要認真思考,尋找題目中的關鍵字,挖掘題目中所蘊藏的數量關系;第三,當學生做完數學題時,其要通過認真檢查、驗算來判斷自己是否做對。
總之,從以上閱讀理解對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來看,閱讀理解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理解的前提。學生通過閱讀充分理解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語言運用能力、思考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王美玲.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現狀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