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 王彩霞
摘 要:家校合作作為高中班主任優化學生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助力班級學生管理高效化與師生發展成長的內在驅動力,是優化學生主體性的體現。高中班主任應充分發揮家校合作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強化師生之間的凝聚力,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進而使班級建設及學生管理的高效得以實現。
關鍵詞:家校合作;高中班主任;學生管理
新時代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及現實性,學校管理是需要家庭及社會共同參與的。班級學生管理不再是以往被動接受管理為主的形式,而是要在所有班級成員的努力下,建立一個合作共育的班級管理模式。因此,班主任可對家委會進行正確引導,使其成為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主體,增進家校合作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及管理價值。
一、家委會參與日常班級管理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核心,日常管理工作較為繁雜,這就需要通過學校、家長及社會等多方面主動配合,形成合力對學生進行共育,使班級的建設管理更具生機。班主任在組織成立家委會初期,要多與家長之間進行交流,征求他們的意見,鼓勵家長為班級管理出謀劃策,讓家長擁有更多發聲的機會。班主任在成立家委會時,要根據班級的實際管理需求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調整[1]。例如,部分學生向班主任提出建議,將本班在運動會上的表現制作成視頻及照片集,班主任可向家委會進行通報,并請家長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展現班級的精神風貌,讓家長感受學生在班級中的幸福。班主任在家委會成員進行溝通時,應讓家長多提出一些意見或建議,為其提供更多參與班級管理事宜的平臺。家委會作為外力輔助教育的重要方式,是班級管理中的主要內驅動力。班主任可根據本班學生的差異,多與家委會進行溝通交流,使其對班級基本情況有所了解,進而讓家委會能夠更好地融入班級管理之中。
二、制定統一的學生管理目標
高中班主任在實施優化學生管理工作時,應與學生家長圍繞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在溝通交流中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目標,通過雙管齊下的家校合作高質量地達成教育目標。由于學生家長均來自各行各業,思想認知視野也各有不同,班主任應打破傳統學生管理局限性,認真聆聽家長提出的管理意見,鼓勵學生家長根據自己的社會工作經驗,提出獨具特色的學生管理措施。班主任則對家長提出的管理建議進行歸納總結,從中選取符合高中生身心發展特點的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高中班主任在接手新的班集體時,應當借助家長會、電話家訪等形式,充分了解班級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結構以及基本家庭教育方式等,為后續順利開展家校合作奠定良好基礎。面對日常學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班主任要及時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針對學生近期在校表現情況,對家長作出客觀、理性的認知反饋,并在談話交流中給予家長足夠的尊重,本著為學生今后高考取得良好成績的目的,使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之間達成共同致力于學生優化管理的一致目標。
三、強化班主任的家校合作意識
面對不斷變化的高考改革趨勢,傳統教育教學機制無法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若班主任一味根據傳統班級管理經驗,對高中學生實施班級管理,顯然無法讓新時代學生肅然起敬,也不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趨勢[2]。為此,在家校合作背景下,高中班主任應不斷提高自身學生管理水平,改變傳統家校合作意識,學會站在學生及學生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分析學生某項行為背后存在的客觀因素,以便通過家校合作切實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思想情緒等諸多問題,在自我實際行動與學生的點滴進步中,感受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為此,學校應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家校合作培訓,通過各種獎勵形式,督促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改變以往經驗化管理模式,充分發揮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職能,合理優化家校合作,這樣既便于班主任隨時隨地了解學生家庭生活狀態,又便于家長及時掌握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思想動態,從而搭建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確保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班主任在優化學生管理過程中,應以學生家長的力量為依托,通過家校合作形式優化學生管理。為此,高中班主任應將家校合作融入日常管理當中,通過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制定完善、統一的學生管理目標,借助形式多樣的家校合作活動,全面提升班主任學生管理水平,為學生身心健康迎接高考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宋昌銀.高中班主任開展家校合作優化學生管理對策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0):49-50.
[2]劉曉珍.高中班主任開展家校合作優化學生管理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20(A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