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盛良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發生了改變。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滲透數學思想,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策略
在數學知識體系中,數學思想是學生必備的要素,只有當學生具備了數學思想,他們才能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的構成及價值,并主動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掌握如何應用數學。從數學知識的教育體系來看,想要做好對學生的數學思想培養,就必須要做好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設計。
一、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只有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真正理解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將其應用到解題環節中。考慮到小學生有限的認知水平,教師想要完成對學生的數學教育,可以借助實踐類的數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體驗,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思考。
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我會以現實生活中的內容為素材,讓學生從生活角度去進行習題的感知和理解,由此讓他們在積極分析和思考的過程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應用。以“植樹問題”為例,為了帶給學生良好的感知體驗,我以校園植樹舉例,讓他們可以有機會進入真實的環境中進行探究,保證他們可以順利進行思考,實現對學生數學思想的鍛煉。例如,“學校甬道長450 m,甬道兩邊要進行植樹,間隔距離為
1.35 m,其中學校大門、教學樓門前各預留5 m距離不植樹,請問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樹?”學生在初見習題時,會有些迷茫,因為他們之前并未接觸過此類題目,為此,我選擇將他們帶入操場中觀察校園中植樹的規律,并通過語言上的互動來完成對他們的思維引導,讓學生發現植樹過程中間隔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我引導他們以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思考,讓學生真正有機會借助畫圖的方式完成對習題內容的分析,找到正確植樹的方法和規律,從而完成對習題的分析與解答。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而言,教師想要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就必須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數學活動的實踐性,引導學生通過自身實踐深入思考,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為學生創建展示機會,培養學生思想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很多新型教學方法的出現,為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很大幫助,其中師生角色互換,由學生扮演教師為全班學生分析題目,這樣的方法非常有效,但是需要教師注意,小學生由于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較為薄弱,所以,教師需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準備時間,避免學生在課堂展示中出現卡殼現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前準備,小組成員共同分析和討論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研究出較為成熟的方法后,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在班級中展示。
考慮到學生可能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方向的偏移,所以,教師在學生進行知識探究以及結果展示時,可以通過提問、交流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由此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讓正在展示的小組成員進行反思,讓其他小組成員進行揣摩,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強化他們知識記憶的同時,完成對他們數學思想的培養。
為了提升學生在展示過程中的主觀體驗,教師除了要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同時也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主權,以確保他們可以在完成展示之后受到良好的情感及思維反饋,由此來促進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提升他們的課堂學習效果。
總之,數學思想方法作為一種主觀意識,需要學生在不斷地學習、理解過程中予以形成,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發展需求,并讓數學知識以符合他們思維能力的方式予以呈現,由此進一步保證學生可以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鍛煉,做到在滿足學生數學思維構成需求的同時,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馮光蓮.基于“數形結合”思想的小學數學有效作業的設計與實施[J].讀與寫,2021,18(12):171.
[2]王勁.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2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