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劼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學科,是高中數學最基礎的課程。相應的,數學課程的教學也是教育界一直在關注的重點內容。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視,而且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新變化。針對現階段人教版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且在這個基礎之上,提出了一些觀點建議,以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的依據。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策略探討
作為高中的數學教師,不僅僅是需要我們認識到數學問題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要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讓學生明白數學的重要性,感受到高中數學知識的不同方面。讓學生增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明白數學知識對于我們很有幫助,從而提高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的興趣。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也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和提高一些能力。在學習中,不斷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本文作者通過對自身教學經驗進行分析總結,提出了一些數學的教學方面的意見。
一、高中數學在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性分析
數學是貫穿于我們整個學習生涯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它與語文英語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數學對積累的要求不高,但是數學會伴隨著學生學習階段的不斷提升而難度加大,學生會明顯的感覺到數學越來越抽象,并且想要在數學方面取得好成績也是難上加難,而數學的重要性在高中教學中變得非常重要,對于文科生而言,數學成績的提高就是總成績的提高。對于理科生而言數學是“理化生”學習的基礎,由此可見,數學在高中的教學中是尤其的重要,我們任課教師也要在教學上面多花功夫,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成績。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課程枯燥乏味,學業負擔重
高中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能夠在應試教育下取得好的成績,并不是像小初中的教學一般輕松。這也就造成了數學課堂的枯燥乏味,學生們每天都進行著一模一樣的學習過程,再加上高中的學習壓力偏大,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就出現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以長時間的壓抑狀態學習數學會給學生帶來排斥心理,面對數學提不起來學習的興趣,上課精神渙散,課下作業完成狀態也不好,久而久之班級上就會出現成績差異的兩極分化狀態。因此,想要改變課堂現狀就需要我們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革。
(二)教學內容抽象化,難以理解。
高中數學所學習的內容都是建立在小學、初中的學習之上的,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多為抽象的函數、幾何,雖然在初中對函數、幾何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高中的數學是在其基礎上的一個延伸與變化。比如在高二所學習的“三角函數”中我們學生會首次接觸到將函數與幾何相結合的狀態,函數與幾何本就是比較抽象化的知識,如果教師在講解時使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那么很多學生們很難會成功的理解到公式的形成過程,有些學生為了能夠做對題目就會選擇去死記硬背,但是這樣的學習方法只會讓學生們套公式做題,一旦遇到難度較深的題便會難以下手。所以,解決數學知識抽象化也是我們教師在教學方面需要探究的問題。
(三)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很多教師紛紛體會到了改革春風拂面的現狀,他們積極地響應國家的號召,勇于創新實踐,但是在這其中也不乏部分教師,他們認為自己的教學理念可以順從教育事業的發展。殊不知現在的學生與以往的學生有所不同,針對不同的學生就應該有所適合的教學方法,不能一概而論。教師要學會新舊相結合,這樣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穩步前進。
三、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創新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不應該僅僅將教學生學會做題,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而是在會做題的同時,引導他們利用新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注重數學知識的應用,這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價值,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被廣泛應用。這樣,學生不僅僅可以認識到數學問題的重要性,也可以更加有興趣學習數學,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創設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情景,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問題,也使得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問題,可以通過提問“建筑施工中,已經樓高度和太陽宿舍角度,考慮兩口間距最少為多少才不影響后排樓層的采光問題”此類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對學習的三角函數知識進行練習,加深印象。
(二)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新知識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直接告訴學生各種理論和結論,而是需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讓學生們觀察,比較,實驗,和通過猜想、假設和驗證等方法,來一步步了解所要學習的新知識,從而一步步深入,幫助學生理解和加深印象,也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得出結論,從而可以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知道是怎么得出的結果。學生在這期間,也可以不斷地提升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改善一些思維方式,培養數學思想。所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充當好引導者的作用,正確的對學生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學習。
(三)尊重個體差異,采取分層教學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學生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對問題的看法,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等,都會有所不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意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尊重學生之前的差異,通過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找到合適的方式來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在課堂上,也可以針對一些平時比較不愛回答問題的進行提問,通過各個層次的學生水平,設置不同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更喜歡學習數學,也使得數學教學更容易進行。
三、結語
總之,只有高度注重課堂教學效率,才能上好每一節課,才能讓學生喜歡數學課堂,同時,教學過程也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善于啟發學生表達他們的想法,與學生共同去發現,去探討,去創造,去解決問題,這樣的課堂才能達到師生心靈的共鳴,也正是因為這些變化,才讓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力無限。
參考文獻
[1]劉強.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策略與方法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6):27.
[2]徐建云.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策略與方法[J].科普童話,2020(11):54.
[3]張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策略與方法[J].中華少年,2020(06):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