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數學一直一來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而且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是圍繞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數學素養展開。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數學基礎提高抓起,從計算素養到實踐操作素養,以及在其中滲透興趣素養培養,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一直都是教育領域中老生常談的話題,這個話題在當代小學數學教學中也非常的熱門,什么樣的課堂才能夠算作是高效課堂呢?通過調查研究可以總結出,學生對該學科感興趣,課堂上能夠掌握該學科基礎知識,在動手實踐能力上也能夠得到培養,本文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高效課堂構建研究。
一、借助數學符號培養學生計算素養
小學數學教學核心內容就是計算,計算是數學的基礎,也是生活中一項必備的工具,實際上數學計算是通過運用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字之間的另一層數量關系,也可以看出數學就是不同符號的轉換和應用。例如在講授小學數學青島版三年級上冊:《兩位數乘一位數》這一節內容時,本節課主要要求學生在對兩位數熟悉之后,再初步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運算。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圖片,圖片中顯示了不同的動物,首先要求學生找出不同動物的數目,第幾只動物叫什么,引導學生懂得用數字符號來代表數,以及基本的數量關系。隨后教師通過電子白板將小羊羔和小白兔拖拽出來,分別擺放在左右兩側詢問學生:此時該區域上總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和多少只小白兔,學生通過數數知道小羊羔有15只,小白兔有6只。教師啟發學生之前我們學習過的運算中,我們圍繞已知條件可以列出怎樣的算式呢?學生回答:可以算出小羊羔和小白兔共有的只數,可以算出小羊羔比小白兔多出的只數。教師繼續要求學生用運算符號來表示,隨即學生將“+”和“-”展示再學生面前。隨后教師引入一種乘法運算符號:“×”,引導學生思考:我們之前學習過,一位數乘一位數的運算,如果將兩位數和一位數相乘,運算的方式會有什么不同呢?通過圖片的展示,以及教師問題為導向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運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即學生開始列豎式和采取進位的模式探究計算的方法。有了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教師在講授新課的時候表現也會更加順暢,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效率也會更高。通過展示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在教學中重點強調,數與數之間的關系需要用數學符號來表示,學生深化對數學的認識后再接觸各種不同的運算符號,進而學習新的計算方法實現計算素養的培養,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二、做中學為主導的培養學生實踐操作素養
一堂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必須要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可以結合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提出的:“做中學”教學理念,來展開教育教學工作。例如在學習:《時分秒》這節課時,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時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知道分析時鐘上的時針、分鐘每走一格所代表的長度,知道時分秒三個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學生雖然在家里天天面對著時鐘,但是在學習本節課知識時,對于其中的單位換算還是模糊不清。單純讓教師通過口頭講解,有的學生聽的云里霧里,因此教師讓學生手腦結合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個時鐘模型。將學生分好組后,學生跟著教師的節奏先在一張紙上將時鐘的數字和數字之間的每一個單元格全部標記在其中。隨后開始制作時針和分針,這兩種指針的長度不同很好分辨,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時針走一圈代表多少時間,分針走一圈又是代表多少時間,或者時針和分針各走一格分別代表多少時間,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教師一邊向學生講解關于時分秒這方面的知識,一邊讓學生通過實踐的形式,在自己做的時鐘上將知識再現出來提高學習效率,彰顯了實踐操作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地位,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游戲為主導的學生興趣素養激發研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非常強的學科,教師在展開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圍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特點來展開。根據對小學生的研究,很多小學生比較喜歡參與一些游戲之類的活動,所以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相關游戲,引導學生參與到游戲之中從而 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例如在學習:《混合運算》這部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減乘除混合運算來設計教學游戲,引導學生對四種運算形式展開學習。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設計了一個教學游戲,游戲的內容是學生扮演商店小販和購物者,教室作為小商店,學生的書本、橡皮等文具作為商店的商品展示出來。在游戲的過程中“購物者”可以在商店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選擇好商品后,必須要將商品拿到“商店小販”面前,扮演購物者和商店小販的學生分別計算出這些商品的總價,因為這些商品的種類、數量、單價都不一樣,而且“購物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退回自己不想要的商品,所以在計算總價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運用《四則混合運算》相關知識來展開,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運算能力,同時還發展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在本次研究中,圍繞計算素養、實踐操作素養以及興趣素養的培養,探索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
參考文獻
[1]朱晨玥.體現數學本質,凸顯思維深度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04):25-26.
[2]李俊華.數學核心素養下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策略探索[J].文理導航(下旬),2021(04):21-22.
[3]張殿惠.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培養策略的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04):33-34.
個人簡介
姜兆華(1966—),男,本科,漢族,山東聊城,班主任,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