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祥
◆摘? 要:在新課標倡導的理念指導下,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在課堂上讓知識問題化,學生在獨學、對學、群學、組內交流展示、全班展示下完成新知的學習,調動學生參與學習與討論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課堂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需要在課堂40分鐘內使學生在知識掌握、興趣培養、習慣養成、能力提高、品質錘煉等方面都能得以鍛煉,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內的獨學、對學、群學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我在日常教學中結合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和《小組建設實施的辦法》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如下嘗試。
一、課前利用“預習綱”讓學生嘗試學習新知
課前預習是學生自學新知的關建一步,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課前學生按“預習綱”中預設的知識鏈接、新知探究、新知實踐等內容在小組內獨學、對學、群學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預習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發現并記錄問題,以便在新課中進行解決。
二、出示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課堂上出示的學習目標簡化為知識目標,教師引導學生提煉出學習目標中的關鍵詞(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掌握哪些知識)。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后有利于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方向才不會跑偏,才會集中精力學習知識點,才會高效。在教學《比的認識》時我出示了這樣的學習目標:①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②自學找到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③會用求商和分數值的方法學會求比值。提煉出的關鍵詞是:意義、讀寫法、名稱、關系、比值。學生可以結合學習目標和關鍵詞進行自學、檢測自己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完成的怎么樣,這樣簡化的課堂學習程序、提高學習效率。
三、學生自主學習
1.獨學
課堂上教師出示學習目標后,引導學生得出關鍵詞,教師出示自學內容(根據知識的特點設定自學要求和自學時間),學生自學,根據學情出示相應的自學提示。學生在自學提示的引導下,有目的的自學。這個過程中,我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自學情況,特別關注學困生的自學。同時要對學習態度不端正、不守紀律的學生加以關注。在教學《圖形變換》一課時,自學任務:觀察這兩副圖,思考四個三角形A、B、C、D如何變換得到“風車”圖形?(溫馨提示:先認真觀察兩幅圖有何不同,再動腦想一想,然后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后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既一看、二想、三操作、四表達),這樣讓學生知道如何去自學(學法指導)。
2.交流
學生知識水平不同,對知識理解、掌握的參差不齊。讓學生進行組內一對一交流,6對1、5對2、3對4,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兵教兵,兵練兵,是學生合作學習最好的辦法,我們班每組安排6個成員,將小組成員進行1—6排序,小組成員座位采用面對面的方式,1號對面是6號,2號對面是5號,3號對面是4號,1號左面是3號,右面是5號,6號左面是2號,右面是4號。這樣小組的劃分和座位排序,有利于1號幫助5號和3號、6號,2號和4號幫助6號,同時也能重點體現1幫6,2幫5,3幫4。這樣優等生和優等生可以隨時交流,優等生也可以隨時幫扶中等生和差等生)。在小組內交流時,先由6號成員開始匯報學習新知情況,5號、4號、3號、2號逐一補充。如果出現不會的問題,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有了問題,組內的學生之間可以討論、可以在課本范例中獲得啟示,這也是學生自學后的第一次反饋。如在教學《圖形變換》時,學生自學結束后一對一進行講解自己是怎樣進行平移、旋轉得到圖B的,然后在組長的組織下進行組內講解,找到最簡潔的轉換方法,同時生成問題。(6號組員學習較差,組內交流時難免有不全或誤差,這時5號組員、4號組員等逐一糾正和補充,最后在全組集體的力量下完成自學任務)
3.匯報
匯報是展示學生自學成果,這里不僅僅要求學生對知識掌握較好,而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要充分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小組的6號成員先匯報。發現問題,讓其他組的6號成員來糾正和補充,形成共識,掃清學習知識的障礙。在這一環節中,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按組員的發言給予不同程度的加分(如6號同學加6分,5號同學加5分,4號同學加4分……)
四、知識的運用與提升
在這一環節,我安排了有梯度的習題。這是第二次的集中反饋,學生經過了前面的自學,還沒有從本質上抓住問題的特征,有必要進行鞏固。分三步提升,驗證新知(基礎題)、運用新知(坡度題)、提升拓展。從這次訓練中,發現前面沒有解決的問題,做進一步的明確(習題設計要求簡單明了。比如:填一填、試一試、比一比等)。
五、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包括基礎題、綜合題和拓展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習有所得,從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感受。這樣設計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也能從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指導學生和改進教學(每節課課堂檢測后我先檢查組長的,組長再檢查副組長的,剩下的4名同學再由正、副組長分別檢查,最后由組長進行匯報)。
六、總結與反思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談一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獲得哪些知識,匯報的盡可能詳細具體一些。同時提出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再進行質疑。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以下三個部分: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疑問?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自己本節課哪些表現比較突出,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
總之,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每一位學生都真正地成為課堂上的主人,讓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都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