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行,小學高年級數學更加重視強調學生學習自主性。“互動”教學模式的設計能夠有效地整合課前、課上和課后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老師需要不斷優化數學課程設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實施學生小組互動合作,加強課后知識鞏固以及總結,以利于小學高年級數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優化以及教學模式上的創新,以期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互動;應用策略
引言
互動教學的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認知思維能力,以長期積累的教育學習實踐經驗作為教學基礎,通過學校教師的引導,而得以讓學生實現自主參與學習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互動是用于培養廣大學生獨立自主參與學習活動能力的一種教學活動手段,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快速吸收和理解消化自主學習中的內容。小學高年級數學課程教學中,引入互動的教學模式,可在學習中充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自主性,從而有效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運用互動的優勢
互動主要內容體現在數學課前預習、課上習題學習和課后習題鞏固三個學習階段。從一堂課前預習來說,互動設計可以有效地使學生通過自主獨立思考,產生許多疑問,再對這些疑問進行反復思考,從反復性的思考中不斷成長,獲取新鮮的知識。從學生課堂教學探究來說,通過學生小組互動合作集體學習可以達成課堂學習中的目標,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小組集體合作學習能力[1]。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老師自身的素養缺陷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很多老師對于學生的思維意識以及思維水平沒有較多的關注,在教學時,認為只要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知識運用等,沒有過多的關注,這對于學生的數學水平發展十分不利。部分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做題技巧沒有投入一定的精力,對一些數學問題也只是簡單的向學生講解解題過程,缺少了對題目的分析。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動地接受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較好的發展。
2、教學的重點內容不突出
在數學教學時,會出現一些教學內容與其他的教學內容摻雜的現象,很多老師在制作課件或是教學計劃時,往往加入了一些其他主題的內容,將這些內容進行摻雜,在教學時,這樣的教學內容就會使學生在學習時找不到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在學習時會出現混亂的現象。此外,一些老師進行教學時,習慣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雖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但是很多學生在學習時,由于習慣了以往的黑板式教學,電子屏幕式的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時,不能及時地記錄一些知識點,學生沒有時間去思考老師講述的內容,這就會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點掌握不牢固,在做題時對其中的邏輯沒有過多的分析,導致頻頻出錯。
三、小學高年級數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策略
1、優化課程設計,完善差異化教學
教師主體要充分發揮結合互動教學模式的主體優勢,突出每個學生學習主體,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教學問題點并進行自主探究,培養每個學生主體自主開發學習綜合能力,實現學生差異化課堂教學。在進行教學時,老師可以利用分層式教學,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體現出學生的特異性以及個性。將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2、實施小組合作
小組學習合作課堂學習模式是互動中課堂問題探究各環節最有效的學習合作方式,小組合作成員之間互相進行交流、幫助和互相探討,形成“優生帶困生,困生促優生”的小組學習合作模式。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小組要特別注重把互動與學生小組互動合作的有機整合,培養廣大學生小組合作互動意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時,很多學生對于除法計算過程中的余數不是十分理解,認為為什么兩數相除會有剩余的出現呢?這時老師就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進行探討,余數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此外,老師還可以運用一個小游戲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老師讓學生拿出來三根鉛筆,然后告訴學生把這三根鉛筆分給兩個學生該怎么分呢?學生在這時就會發現,每個人分一根鉛筆之后還多出來了一根。老師這時可以告訴學生多出來的一根鉛筆就類似于“余數”的存在,由于不能進行完整的分配,多出來的那一部分就成為了“余數”。通過老師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己動手之后對余數有了深刻的了解,明白什么是余數,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這部分的內容,對于這部分內容也能進行較好的應用,為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3、課后鞏固總結
在本課程學習結束后,要求全體學生認真填寫記錄其在課上學習所學知識內容和本次學習心得,并要求獨立、限時至少完成課后一次鞏固習題練習。例如學習線段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學生要對平行、相交的概念進行實際的理論知識證實,因此更加容易學生理解與記憶,提高了廣大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師生學習工作動力,培養了廣大學生積極自主獨立學習的思維能力和學生合作學習精神。此外,通過課后的不斷總結和鞏固,學生能夠不斷地鞏固自身所學的知識,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及時的改進,有利于促進數學學科教學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發展。
結語
總之,教師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和實際情況出發,正視學生之間的各種心理需求差異,優化全體學生組合互動各種新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當堂教學課前預習、課上教學理論實踐探究、課后復習知識鞏固三個關鍵環節之中重新確定自己未來學習生涯發展的新方向,不斷創新各種新的教學方式,從而真正達到教學有效化,實現全體學生組合互動的學習方式優越性與學生教學實踐靈活性。
參考文獻:
[1]張亞, 張思禮. 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新智慧, 2019, 000(013):P.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