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
摘要: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地點。為了更好的掌握學生當前的知識與能力,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為學生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記憶效果。對此,本文通過分析當前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現狀,探討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希望能夠幫助到同行教師。
關鍵詞:初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方式
初中地理是初中學習中重要的學科之一,學習地理對學生地理素養的提升、問題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地理常識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初中生剛接觸地理,對地理的感知基本上處在認識地圖、知道山川河流等內容,對地理知識的了解比較淺。同時,在應試理念的影響下,教師為了讓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會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重復性、機械性的記憶,缺乏生動體驗,導致學生地理學習興趣低,學習效果差的情況。所以,如何構建初中地理有效課堂,改進教學方式是關鍵。
一、設計教學情境,引入趣味體驗
地理具有實踐性,需要學生深入實地進行考察,從而完善自己的地理思維和地理能力。但是,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大部分學校無法帶領學生去我國的名山大川、河流進行實踐學習,導致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處在理論階段,無法進一步提升地理學習能力。而情境教學是一種比較直觀的學習體驗,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等方式,讓學生的思維跟著不同的地理視角,去觀看其中的知識點,從而強化知識的記憶效果。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趣味體驗中,培養自己的地理興趣,提高學生的自覺性,為有效課堂構建基礎。
例如,在學習“認識地球”這部分地理知識的時候,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需要學生掌握地軸兩極、經線、緯線、赤道等概念,以及理解經度、緯度以及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等知識點。對于地球來說,所有學生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學生現在已經生活在地理上。想要讓學生在宇宙中直接觀看整個地球的樣貌,是不可能的。但是,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選擇科技感十足的“Google地球”,為學生創設趣味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注意。在地理學習中,教師運用視頻為學生播放“Google地球”,并用鼠標不斷轉動視角,讓學生觀看其中的內容;或者,教師可以從資源眾多的互聯網中,找一些地球的動畫,讓學生欣賞和觀看,可以讓學生掌握地軸兩極、經線、緯線等地理知識點。通過為學生設計直觀的教學情境,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視頻的引導下,對知識進行有效記憶,從而為有效課堂的構建打造基礎。
二、精心編制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眾所周知,學習知識不能缺少對問題的思考。對新知識來說,提出問題可以讓自己在問題的思考中,進行有效掌握和理解;對于舊知識來說,提出問題可以讓自己在問題的探究中,不斷生成新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可以升華自己的思維,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因此,在初中地理學習中,教師要精心編制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思考中,不斷與教師進行互動,既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還能讓學生有效掌握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世界的地形”這部分地理知識的時候,本節課需要學生掌握地形、海拔、相對高度等概念,還要了解五種基本地形的形態特征,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些內容,教師可以精心編制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感悟。在地理學習中,教師提出問題:鉛筆可以用尺子測量,我們的身高可以用卷尺測量,那么地表的高低,該用什么來衡量呢?將問題拋給學生后,可以給出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其自主思考。經過這樣的趣味的問題引導后,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了想要深入了解的心理。通過為學生精心編制問題,可以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啟發自己的思維,并在自主思考中進行有效解決,從而實現有效課堂的教學目標。
三、組建學習小組,共同探究學習
學生的思維總歸是有限的,如果教師為學生布置較為困難的任務,學生自己想要有效解決,需要花費的時間是小組討論時間的一倍或者好幾倍。畢竟,小組學習是教師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科學整合,讓學生將自己的思維與對知識的分析,相互分享給同組的學生,讓學生之間思維進行相互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對問題的具有多角度分析,能夠快速解決難度較高的問題。因此,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組學習必不可少,通過組建學習小組,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地理能力。
例如,在學習“海陸變遷”這部分地理知識的時候,由于本節課需要學生掌握地球表面是不斷變化的及其原因,這些內容比較抽象,學生自己難以進行有效學習,教師就按照一定人數的比例,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并為學生提出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探究中,思考問題。而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會分工合作,將自己搜集到的知識進行整合,在思維碰撞中獲得新理念,有助于學生地理思維的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課堂的有效構建方式,其前提需要充分體現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各項要求,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保證學生的主體性,從學生的興趣的點出發,設計多樣性的教學方式。通過為學生構建生動、有趣、輕松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興趣,能夠讓其更加自覺的加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羅永春.淺談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學[J].小作家選刊,2015,000(022):87-88.
[2]周業兵.先學后教,自主合作——淺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導學,2016,000(020):90.